辽宁省抚顺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学年高中地理 1.1.1人口的数量变化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辽宁省抚顺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学年高中地理1.1.1人口的数量变化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2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设计意图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分析我国及全球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地理素养。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关注人口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数据分析和空间思维解决人口数量变化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关注人口问题、参与社会讨论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对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基本概念,包括人口增长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等;
②掌握人口数量变化的特征,如人口增长速度、人口分布不均等;
③分析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等。
2.教学难点,
①理解人口数量变化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
②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分析人口数量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
③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探讨人口数量变化对地区发展的影响,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解人口数量变化的基本理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人口增长对社会资源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利用多媒体展示人口数量变化的数据图表,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人口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4.鼓励学生分组合作,进行项目导向学习,通过收集资料、整理数据、制作报告等环节,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展示世界和中国的人口数量变化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从这张图上,你们能看出什么趋势?”
-提出问题:“人口数量变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有哪些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人口数量变化的背景和重要性,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讲授新知(20分钟)
-讲解人口数量变化的基本概念,如人口增长率、自然增长率等。
-分析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等。
-通过案例研究,探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量变化特点。
-引导学生分析人口数量变化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3.巩固练习(10分钟)
-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案例,分析人口数量变化对该地区的影响。
-案例分析:展示实际案例,如某城市的人口数量变化及其带来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课堂互动:邀请学生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课堂小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人口数量变化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和影响。
-强调人口数量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提出思考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人口数量变化带来的挑战?”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我国人口政策的演变。
-设计一个关于人口数量变化的报告,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个地区的人口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要求学生在下一节课前完成作业,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人口统计年鉴:提供详尽的人口数量、构成、分布等数据,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实际情况。
-人口增长模型:介绍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型,如指数增长模型、逻辑斯蒂增长模型等,帮助学生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规律。
-人口政策解读: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政策,探讨其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报告: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对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各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查阅人口统计年鉴,对比分析不同年份的人口数量变化,了解人口增长趋势。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研究不同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型,分析其适用性和局限性。
-引导学生关注人口政策的变化,探讨其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如计划生育政策、移民政策等。
-推荐学生阅读《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报告》,了解全球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资源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各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措施。
-布置学生完成一项关于人口数量变化的调查报告,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具体地区,分析其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组织学生参观人口展览或相关讲座,亲身体验人口数量变化对社会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数据库、人口研究论坛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拓宽知识面。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