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我们应该如何评小学语文-课.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课改下我们应该如何评小学语文课
评课也称课的分析,它是听课人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所听课的评价,它对促进教学交流,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 评课的原则
一是指导性原则:评课的目的是对教学进行指导,因此,评课要从指导性出发,要抓准主要问题与主要特点来评课。
二是综合性原则:评课者要凭借评课的种种标准综合起来看课,以评其所长或所短。
三是分析性原则:评课者要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从客观实际出发,对其长处充分肯定鼓励,并委婉指出教学的不足是什么,什么地方还要提高。
四是针对性原则:针对不同的教师,不同的课,要采用不同的评法,只有这样才更切合教学的实际。
五是互动性原则:对一节课的评价,不宜搞一言堂,要集思广益,让执教者,听课者,评课者都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独到见解,在平等、民主的学术氛围中,求同存异、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二、 评课的标准
课的评价标准对教学发挥着规则导向,问题诊断结果评定等重要作用,而传统的评价标准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阻碍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在借鉴吸收当前教学改革的诸多先进思想和成功经验,高屋建筑地把握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走势和轨迹的基础上,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尝试制定新的评课标准,下面几点可以作为评定一节课,成功的标准:
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
教学目标要符合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本领域的教学特点,体现良好学习素质的培养和基础性目标的完成,关注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培养。
2、充分体现新的学习方式
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激活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指导学法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强化朗读感悟;重视学生思维与表现方法的多样性,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求异,培养创新精神。
3、教学方法灵活,具有启发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思路来设计教学,根据课堂学情的变化灵活而有效地调控预先安排的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力求灵活多样,讲授生动,恰当,提问有启发性,对于学生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和矛盾,随机采取切实有效的引导及补救措施。
4、教学手段恰当、有效
从教学实际出发选择恰当而有效的教学手段,使现化教育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结合,教师使用电教媒体技术熟练,效率高,效果好。
5、教师业务素质良好
教师仪表端正,教态亲切,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富有启发性,引导性;板书精当,书写工整,组织教学能力强,善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集略,注意根据教学需要有效地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
6、教学效果显著
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学习积极性高,兴趣浓,教学任务完成好,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得,有所提高。
小学语文听课与评课
?
重庆市万州区鸡公岭小学 刘德珍
无论是传统教研,还是目前大力倡导的校本教研,听课与评课都是教学研究活动的重要形式。但我们发现有的老师在听课、评课中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使听、评课的效果大打折扣。有效地听课、评课,需要正确的方法和程序。本文结合小学语文课的特点,就听、评课的操作方法、技术和相关程序做一些探讨。
一、听课
(一)课前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克服听课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增强听课的主动性、目的性和针对性。为此,听课之前,教师一定要做好做细相关的准备工作。
1、明确听课目的
首先,要弄清听课的类型。一般来说,听课大概有三种类型。一是优质课,二是研究课,三是随堂课,四是辅导课。
然后,要根据课型确定听课的目标。
――听优质课。优质课的献课人大多是骨干教师,主要是骨干、优秀教师教学经验的输出。对于这类课,听课人要抱着学习的态度,认真吸收授课人娴熟的课堂教学技艺。
――听研究课。这类课往往带有实验、探究的目的,听课人要以积极参与的态度,对教学中变革、探索的成分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检讨教学中的得失。
――听随堂课。这类课一般是常态课。听常态课时,听课人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合理取舍,注意发现经验和亮点,增加自己的教学积累。
――听辅导课。这类课一般是指“师傅带徒弟”的课,学校往往确定了“以老带新”的结对帮扶成熟教师或骨干教师对年轻教师的指导,主要通过听课、评课来实现。听这类课,指导教师要善于发现新手的有点,更要有针对性地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辅导课可以“师前徒后”,也可以“徒前师后”。
2、了解教学内容
听课前要对本学科课程标准、学科教学规范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研究。重点要了解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本节课前后教学内容的衔接。同时,还应对听课班级的学生基本情况进行一些了解。
3、准备相关材料
①课本。
②本节课的教案(由授课者提供。如没有印制,听课人应课前参阅听课人的教案,或课后翻阅授课人的教学设计)。
③听课笔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