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pptx

发布:2025-03-25约小于1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2.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核心概念】

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学习内容与要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本节课内容是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但模型方法的应用是很有趣的,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所以“建立水的三态变化模型”的教学活动,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模型方法的体验,又有利于学生对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有进一步的提高。符号是建立在模型的思想上的,通过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体验模型来理解符号的意义和作用,符合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特点。

科学观念:知道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科学思维:学会用物质微粒模型简要解释水的三态变化。

探究实践:初步掌握模型建立的方法

态度责任:对构建模型、符号表示的体验领会模型的作用;体验使用符号、建立模型的思想。;3;;;一个模型可以是计算机图像:;一个模型可以是一个公式:;一个模型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一个模型可以是一个物体的复制品:;;请在右边方框中画出固态水的状态模型图;;下列都是符号吗?;;符号与模型的比较;1.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下列四幅图片中属于模型的是()

;6.某物质的三态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再变成气态的过程中,分子间的空隙在不断地变大

B.物质的三态变化过程中出现的三种分子,

分别是固态分子、液态分子、气态分子

C.物质的三态变化过程中,分子间的空隙发生了变化,但分子本身并没有变成其他分子

D.物质在三态变化过程中,分子间的空隙大小分别是气态大于液态,液态大于固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