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工艺学(白酒) 全套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 案
所在部门: 食品工程 授课教师: 王英臣 授课班级: 2006食品科学与工程(本) 课程名称: 酿酒工艺学(白酒) 计划学时: 理论22学时 开课学期: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第一讲 授课日期: 年月日节课 授课题目:蒸馏酒概述
教学目的:了解白酒的起源
了解白酒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
掌握白酒的分类
教学重点:白酒分类 教学难点:白酒的一般生产过程 教 学 进 程 教学方
法及时
间分配 复习提问: 导言:白酒是中国的传统食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上千年的历史。同其它种类的蒸馏酒相比,在原料处理、发酵工艺、蒸馏、后贮等环节有很大的不同。从本讲开始逐步介绍。 新课内容:
酒类的学科基础
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
酒的化学本质
蒸馏酒的分类
定义:凡用水果、乳类、糖类、谷物等为原料,经过酵母发酵后,蒸馏得到无色、透明液体,再经过陈酿和调配制成透明、含酒精浓度大于20%(v/v)的酒精饮料。
分类:中国白酒(Chinese Spirits)
威士忌(Whiskey)
俄得克(Vodka)
白兰地(Brandy)
老姆(Rum)
金酒(Gin)
蒸馏酒的起源
世界公认蒸馏酒起源三大起源地:中国、印度、阿拉伯
中国白酒的起源:东汉、唐朝、元朝 教 学 进 程 白酒的分类
按糖化发酵剂分:大曲白酒、小曲白酒、麸曲(酒母)白酒、大小曲混用酒、液体曲白酒
按发酵工艺(特点)分:固态发酵法白酒、半固态发酵法白酒、液态发酵法白酒
按白酒原料分:粮食酒、薯干酒、代用料酒
按白酒香型分:
浓香型白酒
①代表酒:五粮液白酒、泸洲老窖白酒
②特点:窖香浓郁、绵甜甘冽、香味协调、尾味余长
③主体香:己酸乙酯、部分丁酸乙酸
酱香型白酒
①代表酒:茅台酒
②特点: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以“香而不艳、低而不淡、空杯留香持久”而著称。
③主体香:主体香复杂,未定论。
清香型白酒
①代表酒:汾酒
②特点:清香纯正、诸味协调、醇甜柔和、余味爽净。
③主体香: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
我国白酒现状
产量:2006年我国白酒产量约为400万千升。
四个转变: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
蒸馏酒向酿造酒转变
粮食酒向果类酒转变
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
白酒属高耗能产业,涉及粮食安全,限制发展产业。
白酒技术发展状况
广开原料来源,充分利用蓍类,农业副产物及野生植物。
麸曲白酒的生产。
固态法的小曲酒生产。
大曲酒生产技术突破。
分离、选育和应用优良菌株,提高白酒的产量、质量。
生产机械化大发展。
液态法白酒的生产。
低度白酒的发展。
白酒勾兑技术发展。
生料酿酒技术。
大型企业规模化发展
川酒:五粮液、沱牌曲酒、剑南春、郎酒、泸洲老窖
皖酒:古井贡
教 学 进 程 苏酒:洋河大曲、双沟大曲
豫酒:宋河粮液
鲁酒:兰凌大曲、景芝特曲
白酒发展未来
低度、新型、营养
本次课小结:蒸馏酒有几年的历史,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饮用酒之一。中国的白酒在整个蒸馏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根据原料、工艺、设备、香型又分为许多种类,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课后总结:
第二讲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节课 授课题目:酿酒原料
教学目的:1、了解白酒酿造所用原料的基本性质
2、知道白酒酿造所需原料、辅料的种类 教学重点:原料种类
教学难点:原料的性质 教 学 进 程 复习提问:1、蒸馏酒的定义是什么?蒸馏酒是如何分类的?
2、白酒按香型分类,可分为哪几种? 导言:上一讲我们介绍了白酒的基本情况。从酒的本质而言,我们知道酒是淀粉为类物质水解糖化、发酵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讲,白酒原料有多样性的,在此讲进行介绍。 新课内容:
制酒原料
对原料的要求
原料中可发酵性物质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适中,适合酿酒微生物生长繁殖需要。
原料来源丰富,易收集,供应量大。
易贮存。
不含对人体有害成分,最好也不影响酿酒微生物生长繁殖成分。
价格低,加工方便,产地离工厂近,便于运输。
对制曲原料的要求
应适合于有用菌的生长繁殖,有含有抑制有用菌的成分。
应利于积累大量的各种酶,以满足发酵生产对酶活力的要求。
不含对酒质有不良影响的物质。
应符合食品卫生法的规定,不含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必须新鲜,颗粒饱满,无虫蛀;霉变、带土、发芽、含杂物及尘土的不能使用。
原料种类
谷物:高粱、玉米、大麦、小麦、大米、糯米
著类:甘著、本著、马铃薯
代用料:糖质原料:糖蜜 教 学 进 程 农副产品下脚料:米糠、高粱糠
野生植物:橡子
各原料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