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质量(重量)的初步认识 —克、千克的认识与计算》说课稿-2024-2025学年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docx

发布:2025-03-26约2.88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质量(重量)的初步认识—克、千克的认识与计算》说课稿-2024-2025学年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质量(重量)的初步认识—克、千克的认识与计算》

2.教学年级和班级:二年级下册

3.授课时间:2024年10月1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建立质量(重量)的概念,理解克、千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体验质量的测量。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发展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二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已经接触过简单的计量单位,如米、厘米、个等。他们对数量和大小有初步的认识,但在质量(重量)的概念上可能还较为模糊,对于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也不甚了解。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二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于生活中的各种计量单位有一定的兴趣。他们在数学学习上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同时也需要具体直观的辅助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抽象概念。学习风格上,学生中既有喜欢通过操作活动学习的,也有偏好通过观察和讨论来学习的。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学习克和千克的认识与计算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

-理解质量(重量)这一抽象概念,缺乏直观感受。

-区分克和千克,尤其是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准确称量和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

-在进行计算时,如何正确应用进率进行换算。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教学用具:天平、砝码、不同质量的物品(如苹果、书、铅笔等)

-软件资源:多媒体课件

-课程平台:班级学习平台,用于课后练习和互动交流

-信息化资源:互联网资源,用于辅助教学和拓展学习

-教学手段:实物演示、小组合作学习、游戏活动、课堂练习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苹果、铅笔、书本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的轻重。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质量吗?质量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引出课题:《质量(重量)的初步认识—克、千克的认识与计算》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讲解质量的定义和重要性,通过实例说明质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展示克和千克的单位,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区别。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认识。

-实物演示天平的使用方法,让学生直观感受质量的测量。

-分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活动,使用天平称量不同物品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教师讲解如何进行克和千克的换算,并举例说明。

3.巩固练习(10分钟)

-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和纠正。

-集体展示练习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克和千克的认识与计算。

-引导学生思考:在学习质量(重量)的过程中,我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总结并鼓励。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以下内容:

1.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克和千克的换算。

2.观察家里或学校里的物品,记录它们的质量,并尝试进行换算。

3.搜集生活中与质量(重量)相关的例子,下节课分享。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生活中的质量单位:介绍生活中常见的质量单位,如吨、斤、两等,以及它们与克、千克的关系。

-质量测量的历史:简要介绍质量测量工具的发展历程,如从石砝码到电子秤的变化。

-质量在科学实验中的应用:介绍质量在物理、化学等科学实验中的作用,如天平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性。

-质量与健康的关联:探讨食物、药品、化妆品等产品的质量标准,以及它们对健康的影响。

2.拓展建议:

-家庭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家中与家长一起进行质量测量活动,如称量食物、水等,了解质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制作质量测量工具:指导学生利用家中的材料制作简单的质量测量工具,如自制天平,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科学小实验:设计一些简单的科学小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质量的概念和特性,如使用不同质量的物体进行抛掷实验,观察飞行距离与质量的关系。

-调查研究:引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物品的质量标准,以及质量监管的重要性。

-创意作品展示:鼓励学生创作与质量相关的创意作品,如绘画、手工艺品等,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对质量的理解。

-课外阅读:推荐一些与质量相关的科普书籍或文章,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提高科学素养。

-交流分享:组织学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