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中心幼儿园饮用水安全工作应急预案.docx
?一、总则
(一)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幼儿园饮用水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饮用水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健康损害。
2.预防为主,常抓不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饮用水卫生管理,做好日常监测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幼儿园统一领导下,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饮用水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4.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生饮用水安全事故,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应对,有效处置。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城关中心幼儿园内因饮用水污染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师生饮用水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指挥小组
成立城关中心幼儿园饮用水安全应急指挥小组,由园长担任组长,副园长担任副组长,后勤主任、保健医生、各班级教师等为成员。应急指挥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后勤部门,负责日常工作。
1.应急指挥小组职责
-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饮用水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制定和修订饮用水安全应急预案。
-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组织事故调查和原因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2.应急指挥小组办公室职责
-负责传达应急指挥小组的各项指令,协调各部门的应急处置工作。
-收集、整理和上报事故信息,做好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络工作。
-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管理和调配。
-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工作。
(二)各部门职责
1.后勤部门
-负责幼儿园饮用水供水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
-定期对饮用水水源进行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水源污染等问题。
-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饮用水水质检测工作,建立健全水质检测档案。
-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和管理,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
2.保健医生
-负责对师生的饮用水卫生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师生正确饮水。
-对饮用水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进行现场急救和初步诊断,及时送医治疗。
-协助卫生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和原因分析,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3.各班级教师
-负责对本班幼儿进行饮用水卫生安全教育,提醒幼儿注意饮水安全。
-及时发现和报告幼儿的饮水异常情况,配合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三、预防与预警
(一)预防措施
1.加强饮用水卫生管理
-建立健全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严格按照卫生标准和规范,对饮用水供水设施设备进行清洗、消毒和维护,确保水质符合卫生要求。
-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防止水源受到污染。
2.做好水质检测工作
-定期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幼儿园饮用水进行水质检测,确保水质达标。
-建立水质检测档案,记录检测结果和相关信息,及时发现和处理水质异常情况。
3.加强师生饮用水卫生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如健康教育课、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向师生宣传饮用水卫生知识,提高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育师生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不喝生水,提倡喝开水或瓶装水。
(二)预警机制
1.监测与报告
-后勤部门负责对幼儿园饮用水水质进行日常监测,发现水质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应急指挥小组。
-保健医生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师生有饮水不适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并报告应急指挥小组。
-各班级教师发现本班幼儿有饮水异常情况时,应立即报告保健医生和应急指挥小组。
2.预警分级
根据饮用水安全事故的危害程度和发展态势,将预警分为三级:
-一级预警:发生重大饮用水安全事故,可能导致师生大量中毒或死亡,应立即启动一级预警,全面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二级预警:发生较大饮用水安全事故,可能导致部分师生中毒或身体不适,应立即启动二级预警,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控制事故发展,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三级预警:发生一般饮用水安全事故,可能导致少数师生身体不适,应立即启动三级预警,进行调查和处理,并向应急指挥小组报告。
3.预警发布与解除
-应急指挥小组根据监测和报告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发布预警信息。预警信息通过幼儿园内部通知、广播、短信等方式发布。
-当饮用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