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行为学之习性概念与应用教案》.doc
《动物行为学之习性概念与应用教案》
一、教案取材出处
《动物行为学》教材,由李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
《习性研究与应用》论文集,收录多篇关于习性概念及其应用的研究文章。
线上教学资源,如视频、动画等,如“习性概念解析”视频。
二、教案教学目标
理解习性概念,掌握习性研究的意义。
掌握习性观察、记录、分析的方法。
了解习性在动物行为学中的应用领域。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习性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习性观察、记录、分析方法。
习性在动物行为学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习性概念的深入理解。
习性观察、记录、分析方法的运用。
习性在动物行为学中的应
-
专业培训合格证书及工作证明(5篇).docx
第=PAGE1*2-11页(共=NUMPAGES1*22页)
PAGE
专业培训合格证书及工作证明(5篇)
专业培训合格证书及工作证明第1篇
专业培训合格证书
被证明人基本信息: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
单位基本信息:
名称: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
证明具体事项:
经我单位审核,兹证明:
被证明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
已参加我单位组织专业培训,并经考核合格。
证明依据:
1.培训报名表
2.培训课程讲义
3.考核成绩单
出具单位
-
微课设计与制作.pptx
微课设计与制作演讲人:日期:
06发布与维护目录01设计基础02教学设计框架03素材制作规范04技术实现路径05质量评估体系
01设计基础
微课概念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学活动。微课特征时间短、内容精、模块化、情景化、半结构化等特征,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和碎片化学习。微课组成微课一般由视频、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学生反馈等构成。020301微课概念与特征
分析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确定微课的主题和目标。学习内容分析明确微课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学习目标分析了解学
-
形状设计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pptx
形状设计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演讲人:日期:
目录02图形组合设计技巧01形状设计基础理论03教学场景应用策略04学生创作引导方法05作品评估标准体系06教学资源开发工具
01PART形状设计基础理论
基本形状概念解析几何形状包括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基础几何形状,是构成复杂形状的基本元素。01形状组合通过不同形状的组合和拼接,可以创造出新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形状。02形状变形在保持原有形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拉伸、压缩等手法改变形状,以达到设计效果。03
视觉认知原理分析人类视觉系统对形状的识别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能够迅速区分不同的形状。形状识别形状在视觉传达中具有象征意义,如圆形代表团结、和谐,
-
2025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docx
第PAGE页码2页/总NUMPAGES总页数9页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教师把“情境创设”作为课堂主线,串起“羊狼之辨”“羊狼之变”“蜕变之源”三个板块。“羊狼之辨”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兴趣。“羊狼之变”紧扣文本,明确林冲性格演变的轨迹。“蜕变之源”,深挖林冲蜕变的社会根源。
一、导入
清代金圣叹对《水浒传》颇有微词,他认为书中所写之事“无恶不归朝廷,无美不归绿林,已为盗者读之而自豪,未为盗者读之而为盗也。”这是金圣叹从主题的角度评价《水浒传》,不乏歪曲之意。但是金圣叹依然对《水浒传》的艺术成就赞不绝口(PPT)。
“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
-
2025解锁鲁滨逊漂流记的备课教学设计——扬帆起航共赴名著改编的创意探索之旅.docx
第PAGE页码2页/总NUMPAGES总页数10页
解锁《鲁滨逊漂流记》的备课教学设计扬帆起航共赴名著改编的创意探索之旅
目标
1.?借助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
2.?就印象深刻的人物情节交流感受
提醒大家:学生的行动是去交流感受,交流感受要交流到什么程度其实是不明确的,目标只是告诉大家去做,而不是告诉大家要做到什么程度。
对文中的人物和情节
(1)要有所选取
(2)联系
如何去交流所有的交谈,都有一个最基础的思路,就叫做联系。
(3)方法
跟别人交流感受,这个感受是针对文中的人物和情节的,你是否应该有一些方法呢?
这个目标告诉我们要交流什么,以及我们为什么要交流?交流
-
2025教学设计:讲好一个公园的故事.docx
第PAGE页码2页/总NUMPAGES总页数8页
讲好一个公园的故事
【教学目标】
1.通过速读,了解桂湖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的“实属难得”。
2.通过品读,指出景物特点与杨升庵人格的关联,体悟“花品即人品”。
3.通过研读,学会以“花品即人品”的方法写作景点介绍词,加深对杨升庵风骨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五一假期,绍兴一个小菜园游人如织。一个菜园子有什么好看的呢?原来这是百草园。正是因为鲁迅的故事,这个菜园才变得可爱。
二、情境任务:为了更好展现桂湖风采,桂湖公园正要制作一份园区导览指南,让我们一起加入制作这份导览指南吧!
任务一:我为桂湖找准定位。
-
2025蜜蜂任务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x
第PAGE页码2页/总NUMPAGES总页数8页
《蜜蜂》任务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学习主题】探秘自然实验室争做观察实验员
【单元学习目标】
1.认识25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4个字,会写30个词语。积累课文中生动、准确的词句。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段落。
3.默读课文,能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把握关键语句的不同位置。
4.能借助图表记录自己的观察和做过的实验,并仿照课文中的句式,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最终
-
2025“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教学设计.docx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是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探究”的第五则阅读材料(第四课),曾发表于《光明日报》,报道的是第九届亚运会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在十米跳台跳水比赛中夺冠的实况,本文是对她夺冠时刻的特写。文章以生动的笔触和细腻的描写,再现了跳水运动员吕伟在比赛中的精彩瞬间,展现了我国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风采。文章结构紧凑,语言生动形象,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初步理解新闻特写的特点和写作手法。然而,他们在细
-
2025境脉课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校本课程统整实践.docx
第PAGE页码2页/总NUMPAGES总页数9页
境脉课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校本课程统整实践
新时代境脉课程的愿景和追求
21世纪以来,境脉学习理论成为国际学习科学研究的趋势之一,该理念的内涵是学习者的学习历程就是外部世界和自身内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借鉴境脉学习理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交大附中”)自2017年以来开展校本课程的统整改革,形成境脉课程理念,即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营造真实、丰富的学习情境,使学习内容与学习者所处的时空背景深度融合,促进学习者与环境互动的课程体系,从而提升学习效果,达成学生的核心素养。
1.“立德树人”:境脉课程的价值导向
“立德树人
-
2025品莲韵七德,悟敦厚一心——《爱莲说》教学设计.docx
品莲韵七德,悟敦厚一心——《爱莲说》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课文中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现象。
2.通过探究莲与君子的关联,品味莲所象征的君子的高洁品质。
3.通过探究周敦颐对菊之爱与牡丹之爱的态度,品悟行文中的敦厚之德。
一、导入
(一)联系旧文,借图入题
宗璞爱着那一瀑藤萝,于是我们在《紫藤萝瀑布》的梦幻光影间徜徉。贾平凹念着那一株桃树,于是我们见证了《一株小桃树》在风雨中托起航道上的指示灯。草木蓁蓁,情思深深,请看这张图,猜猜看,今天我们又将踏入哪一位作者心心念念的那一片草木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周敦颐与莲的世界吧。
二.研析莲之好
(一)联系“君子”与莲
(1)请
-
2025品疯言疯行疯貌,读悲人悲事悲剧——《范进中举》教学设计.docx
品疯言疯行疯貌,读悲人悲事悲剧——《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感知范进的疯言疯行疯貌。
2.深入了解范进的疯言“好”的深层意蕴。
3.探究范进疯因,体会疯态社会的悲剧性根源:封建八股取士对读书人和时代社会的毒害。
教学重点
分析范进疯言“好”的深层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范进发疯的根本原因(理解疯貌后的社会现实、时代悲剧)。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小说的要素有一定掌握,能概括故事情节并划分结构,对小说主要及次要人物的明显特点能有一定感知,但对范进疯言疯行疯貌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的可笑层次,对疯貌背后的疯因认识不足,对范进这个典型人物反应的特定时代悲剧性认识不够,导致未能真正理解文
-
2025《老山界》教学设计.docx
《老山界》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速读文章,抓住叙事线索,梳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发展学生语言能力。
2.朗读文段,想象红军当年翻越老山界之困难,感悟红军精神,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
3.品读语段,想象情境,体悟红军战士形象;圈点批注,细品文章有关景物描写句段,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思维能力。
3.铭刻碑文,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号召全社会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培养文化自信。
【学习重点】
目标3
【学习难点】
目标3、目标4
【教学资源】
PPT、多媒体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朗读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布置任务
《长
-
2025大单元教学实践——“强国有我”篇之《坚持国家利益至上》.docx
大单元教学实践——“强国有我”篇之《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01
大单元教学设计
1、理念的提出:
大单元模式是围绕真实性学习任务开展,以学科大概念深化理解为目标,按学科研究过程的逻辑推进,由各环节不同性质学习活动的小单元组成的大单元研究型教学模式。大单元教学通常是以6-10个课时为一个大单元,每1-3课时为一个小单元进行教学。
2、实施策略:
以最新2022年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为例,根据学科内容对所有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实施大单元主题教学,实现单元教学内容的结构化。课题组把它设计为以下六个大单元主题内容。贯穿于中学时代的“我”成长的方方面面。我们原创的每一个课例都是基于大单元教学背景下的一个子目
-
2025《回望成长》教学设计.docx
《回望成长》教学设计
【教学构思】
一、教材分析
《回望成长》是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课时的内容。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最后一课的内容,具有总结性的意义。本课作为第一课时,同时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是对初中三年的生活进行总结和梳理,二是对今后生活的展望和目标的确定。本课时总共有两目内容,第一目“收获的季节”带领学生总结回顾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第二目“结束与开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初中生活的结果,从初中学习的过程中总结对自己成长有用的内容,从而树立自己的目标,明确自己前进的方向。
二、设计说明
选取走进初三(10)班毕业茶话会为素材采用互动对话交流的形式一起忆成长展未来,采用导
-
2025教学设计:一颗痴心伴日常眼中万物皆含情.docx
第PAGE页码2页/总NUMPAGES总页数11页
一颗痴心伴日常,眼中万物皆含情
【设计思路】
《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是肖毅所写的一篇有叙事,重写景与哲理的散文。本文与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课文有很多相似点,本节课在设计时,参考了该单元的教学目标。作者肖毅通过对比,在错位反差中让读者感知到了“发现美的眼睛”的魅力,它能化平淡为精彩,化腐朽为神奇,经由这双眼睛,枯草也闪耀着耀眼的色彩。从文本核心句“每一个清晨和夜晚,我都痴恋着这些景色微妙的变化,我的生活也因此而蓬勃向上。”中,我发现了这双眼睛背后的心,一颗暖暖的、细腻的痴心。本设计以“发现美的眼睛”为始,设计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
-
2025《梅岭三章》教学设计.docx
《梅岭三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三首诗歌,把握三首诗内在联系;(重点)
2.结合旁批,从结构、形象等方面赏读诗句,体会全诗意蕴内涵;(重点)
3.依据评价量表,创作诗词讲解有声作品,深入理解诗人炽热的情感和豪壮的情怀。(难点)
导入:核心任务
一座镌刻有“梅岭三章”的诗碑,在大余县梅岭斋坑山坡上矗立,此地正是当年陈毅被敌人包围、潜伏、躲避的地方。距离石碑不远处,如今还修建了一座梅岭三章纪念馆。
“梅岭三章纪念馆景区占地面积84亩,建筑面积2984平方米,主要景点有梅岭三章纪念馆、梅山精神纪念园、元帅诗廊等。”——《军事历史》2018年第2期江西大余县县委党史办公室供稿
2
-
2025梦回繁华教学设计.docx
第PAGE页码2页/总NUMPAGES总页数4页
《梦回繁华》教学设计
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堂和我国宋代一幅名画有关。这幅画,是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有许多称谓:传世名画、一级国宝、不朽杰作、独一无二的现实主义长卷风俗画……每一个称谓都当之无愧。它就是张择端的画作《清明上河图》。这究竟是一幅怎样的画呢?课本里就有它的局部呈现。你看!
打开课本,学生看图。
?
二、破解说明难点
1.说说你看到的图——繁华,热闹……
那么,要去说明这幅图,难点在哪里?
……
2..毛宁先生又是怎么破解这一写作难题的呢?浏览课文,文章具体介绍《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的是哪几段?(
-
2025巧用表格自主学习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docx
第PAGE页码2页/总NUMPAGES总页数5页
巧用表格自主学习——《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
《昆虫备忘录》作为一篇科学小品文,充满了童趣。文章采用小标题的形式把作品分为四个部分,每个小标题对应的部分都具有独立性,让读者对一个方面或一种昆虫做一个了解,四个部分又以“昆虫备忘录”为主线,串联成篇,让读者互相补充,从而对昆虫有更全面的认识。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对于略读课文,能够在学习时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并且能够在一定工具的帮助下比较好的完成学习。这篇课文层次清晰,内容简单,非常适合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录、凡”等生字,掌握多
-
2025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及专家评点.docx
第PAGE页码2页/总NUMPAGES总页数11页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及专家评点
【教学目标】
1.理清游踪,掌握本文写景的角度和方法。
2.细读文本,领会本文独特的视角、新颖的构思。
3.揣摩语言,体会作者在写景中寄寓的情感和哲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是否曾想过,一滴水也能成为一位旅行者?这节课,我们就潜入文本跟随一滴神奇的水,去欣赏丽江的自然风光,见证丽江的历史变迁,体会这滴水带给我们的思考、感悟与启发,完成这趟奇妙有趣的学习进阶之旅。
二、梳理游踪,感知独特视角1.浏览课文,圈画出“一滴水”的游踪。
PPT:一滴水经过丽江(的)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