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第PAGE页码2页/总NUMPAGES总页数7页
《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办法”这个主题编排《寓言二则》《画杨桃》《小马过河》这三篇课文。故事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引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使他们获得一些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启示。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看法”。此要素关联二年级上册“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延伸和发展,体现了语文能力训练的梯度发展。
《画杨桃》讲述了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遭到同学们的嘲笑。后来在老师的启发
-
2025每一节课都应有一处精加工的教学设计——以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为例.docx
第PAGE页码2页/总NUMPAGES总页数6页
每一节课,都应有一处“精加工”的教学设计:以《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为例
设计一节课,有一条管用的“方法论”——宁凿一口井,不挖十条沟。意思就是,在一节课中,至少有一处的教学,要深入,要细致,要对文本进行“精加工”。
与青年教师备课《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其中第二段中有一处省略号,就成为“精加工”的设计。先呈现这一段:
故事发生在冬天。裁缝店里走进一位顾客。
顾客把一卷布料放到桌上,对裁缝说:“我想做件棉袄。我已经跑了三家裁缝店了。第一家说要到秋天才能做好。第二家问我有没有等到夏天的耐心。第三位师傅倒是强些,但他最早也要到开春才能交货
-
2025《爱莲说》教学设计.docx
《爱莲说》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有一点自己的学习方法,能根据课文注释和词典辨别大部分文言字词的读音和含义,通过小组讨论,能解决部分疑难字词和文章大意。但深入分析文章内容和写作手法,学生还有难度,需要小组讨论,还需教师点拨。
教学目标:
1.回顾、积累文言词语,朗读、背诵《爱莲说》。
2.学习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
3.学习莲花的高洁品格,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分析文章所展现的莲花的高洁品格,理解作者的志向。
2、学习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运用“菊”和“牡丹”的衬托作用。
-
2025《昆虫记》推进课情境式教学设计.docx
《昆虫记》推进课情境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速读《昆虫记》中写蝉的章节,了解蝉的特点,把握蝉的习性。
2.精读品析写蝉部分的精彩片段,感受人文情怀,领悟科学精神。
3.初步感知科普类作品的读书方法和阅读策略,增强整本书阅读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速读《昆虫记》中写蝉的章节,了解蝉的特点,把握蝉的习性。
2.精读品析写蝉部分的精彩片段,感受人文情怀,领悟科学精神。
三、情境设置
“最牛科普博主”竞选
近期学校开设了科普账号,邀请各班级竞选“最牛科普博主”,我班商议开设“生命的歌唱家——蝉”专栏,分享蝉的相关知识。请大家协力合作,一起出谋划策,帮助班级完成“科普博主的进阶之路”。
四、教
-
202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docx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重要篇章,是一篇逻辑严密、论证有力的说理散文。文章通过列举历史人物的实例,从个人发展和国家兴亡两个角度,深刻阐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具有极高的教育意义。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初步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但对说理散文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尚需提升。因此,本课需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主旨,提高文言文的鉴赏和应用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掌握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和用法;能够运用逻辑推理和对比论证的方法分析文章中的论据和论点。
2
-
2025《如梦令》《渔家傲》联读教学设计.docx
《如梦令》《渔家傲》联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与《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均为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佳作,分别代表了其早期与晚期的词风。《如梦令》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词人少女时期的欢乐时光,通过“溪亭”、“日暮”、“藕花”等意象,展现了词人纯真无邪的情感世界。《渔家傲》则以其雄浑壮丽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追求,通过“云涛”、“星河”、“千帆舞”等意象,展现了词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广阔的胸怀。这两首词在意境、情感、语言风格等方面各具特色,适合进行联合教学,以引导学生全面理解李清照的词风演变及其艺术成就。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的古诗词鉴赏能力,但
-
环节目标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实施与应用.docx
环节目标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实施与应用
【摘要】本文阐述了以“寻标”“立标”“达标”三步为环节目标教学法的主要实施及操作策略。以篮球项目的教学为例,通过规范和细化篮球教学模式,从课时目标与环节目标的表述到课堂教学的实施,实现“课时目标—合作探究—展示评价”三者统一,既简化了操作形式,又能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四个领域的综合育人目标落实到教学中去。
【关键词】环节目标教学法篮球教学实施运用
2001年,国家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被定位于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进行了大面积、多方面、形式多样的改革,每周的课时数翻倍增加,学生锻炼身体的时间比以往多了。
-
跨学科主题类题型分析与解题方法-2024年中考地理二轮复习(原卷版).pdf
专题16跨学科类题型分析与解题方法
目录
一、了解跨学科类题型分类
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基于学生的基础、体验和兴,围绕某一研究主题,以地理课程内容
为主干,运用并整合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开展综合学习的一种方式。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
习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培育,关注学生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促进学生
全面发展和师生共同发展,以物化的学习产品如(各种文本、模型、设计
-
2、2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教学设计.pdf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2、2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教学设计
2.2.Teachingdesignofinorganicsalt
absorptionbyplants
编订:JinTaiCollege
第1页共12页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2、2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自然指的是自然界的现象,以及普遍意义上的生命。人造物体及人
类间的相互作用并不视为自然的一部分,除非被界定的是人性或“大自然全体”。本教案
根据自然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
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
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
-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设计.pptx
演讲人:日期: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设计
目录CONTENTS02.04.05.01.03.06.学科基础理论管理决策支持成本核算方法体系教学模块设计成本控制技术考核评价体系
01学科基础理论
成本会计的学科定位跨学科特性成本会计涉及会计、管理、经济等多个学科领域,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03成本会计在企业的成本管理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企业的成本控制和决策提供关键信息。02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学科的分支成本会计是会计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专注于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01
成本分类与核算对象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分为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每类成本对应不同的核算对象。01成本按成本习性分类分
-
思维培训课程设计.pptx
思维培训课程设计;;;;思维模式定义与分类;逻辑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对比;;;;发散思维引导技巧;批判性思维验证标准;;中心主题明确;明确角色与职责;5W1H分析法实践;;;决策树构建方法论;复杂信息归纳路径;;思维敏捷度测试指标;目标明确性;迭代优化反馈机制;;思维训练参考书目;在线模拟训练平台;案例数据库更新规范;感
-
《动物行为学之习性概念与应用教案》.doc
《动物行为学之习性概念与应用教案》
一、教案取材出处
《动物行为学》教材,由李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
《习性研究与应用》论文集,收录多篇关于习性概念及其应用的研究文章。
线上教学资源,如视频、动画等,如“习性概念解析”视频。
二、教案教学目标
理解习性概念,掌握习性研究的意义。
掌握习性观察、记录、分析的方法。
了解习性在动物行为学中的应用领域。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习性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习性观察、记录、分析方法。
习性在动物行为学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习性概念的深入理解。
习性观察、记录、分析方法的运用。
习性在动物行为学中的应
-
专业培训合格证书及工作证明(5篇).docx
第=PAGE1*2-11页(共=NUMPAGES1*22页)
PAGE
专业培训合格证书及工作证明(5篇)
专业培训合格证书及工作证明第1篇
专业培训合格证书
被证明人基本信息: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
单位基本信息:
名称: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
证明具体事项:
经我单位审核,兹证明:
被证明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
已参加我单位组织专业培训,并经考核合格。
证明依据:
1.培训报名表
2.培训课程讲义
3.考核成绩单
出具单位
-
微课设计与制作.pptx
微课设计与制作演讲人:日期:
06发布与维护目录01设计基础02教学设计框架03素材制作规范04技术实现路径05质量评估体系
01设计基础
微课概念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学活动。微课特征时间短、内容精、模块化、情景化、半结构化等特征,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和碎片化学习。微课组成微课一般由视频、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学生反馈等构成。020301微课概念与特征
分析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确定微课的主题和目标。学习内容分析明确微课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学习目标分析了解学
-
形状设计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pptx
形状设计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演讲人:日期:
目录02图形组合设计技巧01形状设计基础理论03教学场景应用策略04学生创作引导方法05作品评估标准体系06教学资源开发工具
01PART形状设计基础理论
基本形状概念解析几何形状包括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基础几何形状,是构成复杂形状的基本元素。01形状组合通过不同形状的组合和拼接,可以创造出新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形状。02形状变形在保持原有形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拉伸、压缩等手法改变形状,以达到设计效果。03
视觉认知原理分析人类视觉系统对形状的识别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能够迅速区分不同的形状。形状识别形状在视觉传达中具有象征意义,如圆形代表团结、和谐,
-
2025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docx
第PAGE页码2页/总NUMPAGES总页数9页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教师把“情境创设”作为课堂主线,串起“羊狼之辨”“羊狼之变”“蜕变之源”三个板块。“羊狼之辨”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兴趣。“羊狼之变”紧扣文本,明确林冲性格演变的轨迹。“蜕变之源”,深挖林冲蜕变的社会根源。
一、导入
清代金圣叹对《水浒传》颇有微词,他认为书中所写之事“无恶不归朝廷,无美不归绿林,已为盗者读之而自豪,未为盗者读之而为盗也。”这是金圣叹从主题的角度评价《水浒传》,不乏歪曲之意。但是金圣叹依然对《水浒传》的艺术成就赞不绝口(PPT)。
“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
-
2025解锁鲁滨逊漂流记的备课教学设计——扬帆起航共赴名著改编的创意探索之旅.docx
第PAGE页码2页/总NUMPAGES总页数10页
解锁《鲁滨逊漂流记》的备课教学设计扬帆起航共赴名著改编的创意探索之旅
目标
1.?借助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
2.?就印象深刻的人物情节交流感受
提醒大家:学生的行动是去交流感受,交流感受要交流到什么程度其实是不明确的,目标只是告诉大家去做,而不是告诉大家要做到什么程度。
对文中的人物和情节
(1)要有所选取
(2)联系
如何去交流所有的交谈,都有一个最基础的思路,就叫做联系。
(3)方法
跟别人交流感受,这个感受是针对文中的人物和情节的,你是否应该有一些方法呢?
这个目标告诉我们要交流什么,以及我们为什么要交流?交流
-
2025教学设计:讲好一个公园的故事.docx
第PAGE页码2页/总NUMPAGES总页数8页
讲好一个公园的故事
【教学目标】
1.通过速读,了解桂湖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的“实属难得”。
2.通过品读,指出景物特点与杨升庵人格的关联,体悟“花品即人品”。
3.通过研读,学会以“花品即人品”的方法写作景点介绍词,加深对杨升庵风骨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五一假期,绍兴一个小菜园游人如织。一个菜园子有什么好看的呢?原来这是百草园。正是因为鲁迅的故事,这个菜园才变得可爱。
二、情境任务:为了更好展现桂湖风采,桂湖公园正要制作一份园区导览指南,让我们一起加入制作这份导览指南吧!
任务一:我为桂湖找准定位。
-
2025蜜蜂任务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x
第PAGE页码2页/总NUMPAGES总页数8页
《蜜蜂》任务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学习主题】探秘自然实验室争做观察实验员
【单元学习目标】
1.认识25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4个字,会写30个词语。积累课文中生动、准确的词句。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段落。
3.默读课文,能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把握关键语句的不同位置。
4.能借助图表记录自己的观察和做过的实验,并仿照课文中的句式,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最终
-
2025“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教学设计.docx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是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探究”的第五则阅读材料(第四课),曾发表于《光明日报》,报道的是第九届亚运会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在十米跳台跳水比赛中夺冠的实况,本文是对她夺冠时刻的特写。文章以生动的笔触和细腻的描写,再现了跳水运动员吕伟在比赛中的精彩瞬间,展现了我国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风采。文章结构紧凑,语言生动形象,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初步理解新闻特写的特点和写作手法。然而,他们在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