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理论 吉林大学 课件和试题6.1.pdf
第六章汽车的平顺性
第六章汽车的平顺性
本章重点研究路面不平引起的汽车振动问题。
本章将具体研究以下内容: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
顺性的评价;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汽车振动系统的
简化,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和系统参数对振动响应参数
的影响;汽车平顺性的测试等。
返回目录
第六章汽车的平顺性
什么是汽车平顺性?
保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乘员所处的振动环境具
有一定舒适程度和保持货物完好的性能。
为什么要研究汽车的平顺性?
振动影响人的舒适性、工作效能、身体健康,
影响货物的完整性以及零部件的性能和寿命。平顺
性研究的目的是有效控制汽车振动系统的动态特性。
2
第六章汽车的平顺性
振动系统
弹性
-
汽车理论 吉林大学 课件和试题5.9.pdf
第五章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第九节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路上试验
返回目录1
第九节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路上试验
操纵稳定性路上试验的测量仪器和测取的参数
测量仪器测取的参数
非接触式车速仪或第五测量车速和时间
轮仪和时间信号发生器
测力转向盘测量转向盘作用转矩及转角
加速度计测量加速度
陀螺仪测量横摆角速度、航向角和
侧倾角
2
第九节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路上试验
一、低速行驶转向轻便性试验
双纽线轨迹的极坐标方程为ldcos2Ψ,Ψ0时,双
纽线顶点处的曲率半径最小,,最小曲率半径应按试
Rd/3
min
验汽车的最小转向半径的1.1倍,并圆整到比此乘积大的一个整
数来确定。
3
第九节汽车操纵稳定
-
汽车理论 吉林大学 课件和试题5.6.pdf
第五章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第六节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传动系的关系
本节将介绍地面切向反作用力对汽车稳态转向特
性的影响,还将介绍利用地面切向反作用力控制转向
特性的方法和原理。
返回目录1
第六节汽车操纵稳定性与传动系的关系
一、地面切向反作用力与“不足-过多
转向特性”的关系
1)汽车在弯道上以大驱动力加速行驶
F↓k↓α↑
加速行Z111汽车有增加不
驶时足转向的趋势
FZ2↑k↑α↓
22
2
第六节汽车操纵稳定性与传动系的关系
2)F对α的影响
t
F↑,F=C,α↑
tY
随着驱动力的增加,维持
转向所需的FY将使α↑。
前驱汽车α随F增大而增大
1t
前驱汽车增大了不足转向趋势
3
-
汽车理论 吉林大学 课件和试题5.4.pdf
第五章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第四节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的关系
本节将学习弹性侧偏角、侧倾转向角和变形转向角
等基本概念,分析不同悬架及参数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
影响,了解改善汽车操纵稳定性的方法。
返回目录1
第四节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的关系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汽车进行了较多简化,汽车行驶过程中,还应
考虑以下因素对轮胎侧偏角的影响。
1)前、后轴左、右两侧车轮的垂直载荷要发生变化;
2)车轮有外倾角,由于悬架导向杆系的运动及变形,外倾角将随
之变化;
3)车轮上有切向反作用力;
4)车身侧倾时悬架变形,悬架导向杆系和转向杆系将产生相应运
动及变形。
综上,汽车侧偏角还应该包括以下三个部
-
汽车理论 吉林大学 课件和试题4.6.pdf
第四章汽车的制动性
第六节
汽车制动性的试验
返回目录
第六节汽车制动性的试验
一、高附着系数路面的制动试验
1.基本条件
试验路段应为干净、平整、坡度不大于1%的硬路面。
路面附着系数不应小于0.72~0.75。
风速应小于5m/s,气温在0~35℃。
试验前汽车应充分预热,以(0.8~0.9)uamax行驶1h以上。
2.试验仪器
路面试验需要第五轮仪、减速度计和压力传感器。
第六节汽车制动性的试验
3.冷制动试验
制动器温度不能超过100℃。
汽车加速超过起始制动车速3~5km/h,摘挡滑行,
待车速降至起始制动车速时,紧急制动直至停车。
如果汽车航向角变动大于8或超过试
-
汽车理论 吉林大学 课件和试题4.5.pdf
第四章汽车的制动性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本节将分析地面作用在前、后车轮上的法向反力,
分析前、后车轮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通过I曲线、
β线、f线、r线分析汽车的制动过程,介绍汽车的附着
利用率、附着效率的计算方法,利用单轮模型分析ABS
的制动控制过程。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
返回目录1
第五节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制动过程的三种可能
1)前轮先抱死拖滑,然后后轮抱死拖滑;稳定工
况,但丧失转向能力,附着条件没有充分利用。
2)后轮先抱死拖滑,然后前轮抱死拖滑;后轴可
能出现侧滑,不稳定工况,附着利用率低。
3)前、后轮同时抱死拖滑;可以避免后轴侧滑,
附着
-
汽车理论 吉林大学 课件和试题3.4.pdf
第三章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择
第四节
传动系挡数与各挡传动比的选择
本节将介绍汽车变速器各挡传动比的基本分
配原则;按等比级数分配传动比的优点等。
返回目录1
第四节传动系挡数与各挡传动比的选择
挡位数多,对汽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都有利。
动力性:挡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发挥最大功率
附近高功率的机会,提高了汽车的加速和爬坡能力。
燃油经济性:挡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在低燃油
消耗率转速区工作的可能性,降低了油耗。
比功率大→挡位数少(阻力靠后备功率克服)。
比功率小→挡位数多(阻力靠变换挡位克服)。
重型货车和越野汽车使用中,载质量变化大,路
面条件复杂,大,挡数较多。
i/i
tm
-
汽车理论 吉林大学 课件和试题3.3.pdf
第三章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择
第三节
最大传动比的选择
返回目录1
第三节最大传动比的选择
思考
传动系最大传动比主要用于什么工况?
i
max
满足汽车的最大爬坡度α;
max
满足汽车的最低稳定车速uamin;
满足汽车加速时间的要求;
满足汽车的附着条件FF。
Xmax
2
第三节最大传动比的选择
一、保证最大爬坡度i
max
当汽车低速爬坡时
F=0,=0
WF
j
FFF
tmaxfimax
Tii
tqmaxg10TGfcosGsin
maxmax
r
Gfcosmaxsinmaxr
i
g1
Ti
tqmax0T
3
第三节最大传动比的选
-
汽车理论 吉林大学 课件和试题3.1.pdf
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择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是指发动机的功率、传动系的传
动比。
本章主要根据汽车对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要求,
确定汽车动力装置参数。
返回目录1
第三章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择
第一节
发动机功率的选择
返回目录2
第一节发动机功率的选择
一、由uamax确定发动机功率
当uu时,;
aamaxF0,F0
ij
此时所需的发动机功率
1GfCDA3
Puu
e3600amax76140amax
T
3
第一节发动机功率的选择
二、由比功率确定发动机功率
比功率:单位汽车总质量具有的发动机功率,单
位:kW/t。
1000P
汽车比功率e
m
-
汽车理论 吉林大学 课件和试题2.2.pdf
第二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第二节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
本节将介绍汽车在等速、等加速、等减速和怠速等
工况下百公里燃油消耗量的计算方法。
为进一步分析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打下基础。
返回目录1
第二节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
发动机万有特性图
计算的基本依据
和汽车功率平衡图
1.等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计算
等速时发动机应提供的功率为
1
P(PP)
ew
f
T
由和在万有特性图上可确定燃油消耗率b。
uP
ae
2
第二节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
设已知汽车的车
速=150km/h,发动
u
a
机功率=43kW,可
P
e
在万有特性图上确定
燃油消耗率
b=270g/(kW·h)
-
汽车理论 吉林大学 课件和试题1.6.pdf
第一章汽车动力性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返回目录1
第六节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一、无级变速器与汽车动力性的关系
1.三种发动机特性曲线的对比分析
活塞式蒸汽机除在很低转速外,具有近似等功率的特性。
2
第六节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2.三种发动机的功率平衡图
活塞式内燃机的后备
功率较小,如果不匹配
变速器,所能产生的驱
动力也很小。
3
第六节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3.三种发动机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等功率发动机i30%
活塞式蒸汽机
i20%
i10%
i0%
活塞式内燃机
FF
fw
u
amax4
第六节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4.
-
(最新)汽车驾驶员《汽车驾驶员(技师)》安全生产模拟考试题(一)(含答案).docx
(最新)汽车驾驶员《汽车驾驶员(技师)》安全生产模拟考试题(一)(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汽车在行驶中,当前方突然出现危险情况时,驾驶员应首先()。
A.采取制动措施B.向左侧转向避让C.向右侧转向避让
答案:A。当遇到前方突然出现危险情况时,首要的是采取制动措施,使车辆减速或停车来避免危险。盲目向左侧或右侧转向避让可能会引发与其他方向的车辆或物体发生碰撞等更严重的后果。
2.汽车制动时,如果前轮单侧制动器起作用(转向轮左右制动力不等)将会引起汽车()。
A.侧滑B.跑偏C.甩尾
答案:B。前轮单侧制动器起作用,左右制动力不等,会使车辆在制动时向制动力大的一侧跑偏。侧滑
-
汽车驾驶员《汽车驾驶员(技师)》安全生产模拟考试题(一).docx
汽车驾驶员《汽车驾驶员(技师)》安全生产模拟考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汽车行驶中,感到动力不足,可闻到焦糊气味,可能是()。
A.制动拖滞
B.离合器打滑
C.加速踏板未回位
答案:B
解析:离合器打滑时,发动机动力不能有效传递到车轮,会导致汽车动力不足,同时由于离合器片摩擦生热,会产生焦糊气味。制动拖滞主要表现为制动鼓发热、行驶阻力增大等;加速踏板未回位会使发动机转速居高不下,但一般不会产生焦糊气味。
2.发动机润滑系中,润滑油的主要流向是()。
A.机油集滤器→机油泵→粗滤器→细滤器→主油道→各机件
B.机油集滤器→粗滤器→机油泵→细滤器→主油道→各机件
C.机油
-
汽车驾驶员《汽车驾驶员(技师)》安全生产模拟考试题(一)(+答案).docx
汽车驾驶员《汽车驾驶员(技师)》安全生产模拟考试题(一)(+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汽车行驶中,发动机突然过热,原因可能是()。
A.冷却液不足
B.节温器故障
C.风扇皮带过松
D.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冷却液不足会使发动机散热能力下降,导致温度升高;节温器故障可能使冷却液不能正常循环,影响散热;风扇皮带过松会使风扇转速降低,影响冷却效果。所以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导致发动机突然过热。
2.汽车制动时,产生制动跑偏的主要原因是()。
A.左右车轮制动力不等
B.制动踏板自由行程过大
C.制动蹄片与制动鼓间隙过小
D.制动液不足
答案:A
解析:左右车轮制动力不等会使车辆
-
测试sm的测试题.doc
测试sm的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SM中的常见元素?
A.捆绑B.亲吻C.鞭打
答案:B
2.SM场景中“Dom”通常指?
A.支配者B.服从者C.旁观者
答案:A
3.安全词的作用是?
A.增加情趣B.紧急停止信号C.表达爱意
答案:B
4.以下哪种道具不常用于SM?
A.皮鞭B.手铐C.鲜花
答案:C
5.SM活动前提是?
A.一方强迫B.双方自愿C.随意进行
答案:B
6.“Sub”一般代表?
A.支配者B.服从者C.引导者
答案:B
7.SM中对疼痛承受训练主要目的是?
A.伤害对方B.增强承受力C.取乐
答案:B
8.开始SM活动前首先要做
-
智能驾驶系统的介绍-汽车技术专家.pptx
智能驾驶系统的介绍汽车技术专家Presentername
Agenda智能驾驶组成智能驾驶原理应用汽车销售新人智能驾驶关键部分智能驾驶发展
01.智能驾驶组成智能驾驶系统的组成
执行单元的作用提供全面驾驶辅助与安全保障执行单元的类型分为电子执行单元和机械执行单元两种执行单元的功能控制车辆的加速、制动、转向等动作123执行单元的功能执行单元
决策与控制根据算法进行决策,控制车辆的行驶方向和速度通信与互联智能驾驶系统互联互通控制单元的功能和作用数据处理与分析处理传感器数据辅助决策控制单元
传感器的作用和类型利用无线电波来探测前方的障碍物和物体,实现车辆的避障和距离测量。雷达传感器使用图像识别和车道
-
轨道车运行知识判断题集及解析要点梳理.doc
第PAGEPage43页/共NUMPAGESPages43页
轨道车运行知识判断题集及解析要点梳理
1.在调车作业中,单机运行或牵引车辆运行时,前方进路的确认由司机负责。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列车运行监控装置未输或错输限速指令,致使列车超过规定限速运行,按漏发、错发、漏传、错传调度命令导致列车超速运行论。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给蓄电池配制电解液时,应采用铅槽或耐酸、耐温、不含铁质的陶瓷缸等抗酸溶器。()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4.当发电机向蓄电池充电时,形成的磁物使电流方向相反,指针向“+”偏转,表
-
汽车第一单元练习题.docx
汽车第一单元练习题
姓名:[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汽车在光线不足时自动打开车灯,这属于什么系统的作用?[单选题]*
A.动力系统
B.控制系统(正确答案)
C.传动系统
D.冷却系统
2.以下哪项设备通常不包含控制系统?[单选题]*
A.电饭煲
B.空调
C.普通水杯(正确答案)
D.洗衣机
3.控制系统的共同点之一是:[单选题]*
A.需要人工持续操作
B.必须联网
C.仅用于工业设备
D.能够根据条件自动调整(正确答案)
4.电视遥控器通过什么方式控制电视?[单选题]*
A.
-
(2025版)论中国社会汽车文化的培育.docx
(2025版)论中国社会汽车文化的培育
目录
TOC\o1-3\h\z\u一、中国汽车文化发展现状分析 3
1、汽车文化内涵与特征演变 3
传统驾车观念与现代生活方式融合 3
新能源与智能技术重塑文化符号 6
2、市场消费结构与文化渗透 7
年轻消费群体需求导向特征 7
汽车后市场服务文化成熟度 9
3、行业数据与文化关联性研究 13
汽车保有量与国民出行模式变化 13
社交媒体对汽车文化传播影响 15
二、汽车文化培育的核心驱动力 16
1、技术创新推动文化升级 16
智能网联技术应用场景扩展 16
-
(2025版)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我国汽车产业政策.docx
(2025版)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我国汽车产业政策
目录
TOC\o1-3\h\z\u一、我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 3
1、行业整体发展概况 3
年汽车产业规模与结构预测 3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市场占比趋势 4
2、产业链关键环节评估 6
上游原材料供应与低碳化进展 6
中游制造环节的能耗与排放现状 8
二、国际竞争格局与产业政策对标 10
1、全球主要汽车市场政策比较 10
欧盟碳排放法规对技术路线的影响 10
美国IRA法案下的供应链本地化要求 11
2、跨国车企战略调整分析 13
德国车企电动化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