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二章 非流动资产(二) (2).doc

发布:2023-04-10约6.76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第一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计量 分次付息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1.初始计量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可借可贷,含交易费用)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贷:银行存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可借可贷,含交易费用) 分次付息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2.后续计量 持有期间: ①确认利息 借:应收利息(票面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与购入时相反,可借可贷) 贷:投资收益 (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持有期间: ①确认利息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票面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与购入时相反,可借可贷) 贷:投资收益 (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②平时收息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到期收本 借:银行存款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②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时 借:银行存款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每期利息×期数) ②确认重分类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按比例)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 (可借可贷,剩余部分)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可借可贷) 【提示】 此处的资本公积处置时结转计入当期损益 ②确认重分类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按比例)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 (可借可贷,剩余部分)    —应计利息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可借可贷) 【提示】 此处的资本公积处置时结转计入当期损益 发生减值时: ①计算:账面价值(摊余成本)-现值 ②计提减值后,债券投资收益=现值×实际利率 ③可以通过损益转回(转回金额不得超过假设不计提减值准备的情况下该金融资产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 计提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转回时: 反向 分次付息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3.处置时 借:银行存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 (可借可贷,剩余部分) 投资收益(可借可贷)                   借:银行存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 (可借可贷,剩余部分)   —应计利息 投资收益(可借可贷)  【提示】 ①实际利率应当在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确定,在随后期间保持不变。 ②实际利率和票面利率差别很小时,也可按照票面利率计算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③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摊余成本计量。持有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是指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例题?单选题】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在重分类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计入(  )。(2010年) A.投资收益 B.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C.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D.资本公积 【答案】D 【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计入资本公积。 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一)企业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 【教材例12—1】(分次付息)甲企业2×12年1月3日购入乙企业2×12年1月1日发行的五年期固定利率债券,该债券每年付息一次,最后一年还本金并付最后一次利息,票面年利率l2%,债券面值1 000元,甲企业按1 050元(含交易费用)的溢价价格购入800张,票款以银行存款付讫。 根据本例资料,甲企业在2×12年1月3日购入本批债券时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800 000(面值)          ——利息调整     40 000(倒挤)  贷:银行存款          840 000(1 050×800)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调整和利息收入 【教材例12—2】以【教材例12—l】资料,若甲企业投资乙公司债券发生的溢折价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并按年计算利息,则有关的计算如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