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学期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docx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附教学进度表
一年级下册
学校
2024年02月
2024年春学期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本班共有X名学生,其中有男生X人,女生X人。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掌握较扎实。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无纸笔测试中学生的等级都还不错,但是等级并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地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课堂长期观察发现大多数学生学习基础较好,学习积极性高,少数学生学习不主动,上课开小差,课后作业完成不及时,做作业速度较慢,准确率较低。因此对这些学生,我们应更多地关注的是保持学生已有的学习兴趣,并逐步加以引导,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另外,有少数几位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太薄弱了。
二、教学内容与教材分析
本册教学内容包括:加与减(一)、观察物体、生活中的数、有趣的图形、整理与复习、加与减(二)、数学好玩、加与减(三)、总复习等内容。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数感。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整理与复习中,注重发展学生回顾与反思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加与减(一)”。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降低了一年级上学期孩子们学习数学的难度。退位减法是一个难点,学生掌握比较慢,但同时也是今后竖式减法的重点所在。所以在介绍的:数小棒、倒着数数、凑十法、看减法想加法、借助计数器……这些方法中,孩子们喜欢用什么方法不统一要求,自己怎么快怎么算,但是要介绍这些方法。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在“加与减”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上学期立体图形到现在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七巧板是孩子喜欢的拼图,用它可以拼出很多的图形,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拼,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在第五单元之后安排了一个大的实践活动,即“分扣子”和“填数游戏”。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从根据事物的非本质的、表面的特征把事物进行分类,发展到根据客观事物抽象、本质的特征进行不同方式的分类,促进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安排学生填数游戏,旨在对孩子的口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的训练,感受数学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并能解决相关的应用题。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20以内退位减法。
五、教学措施
1、注重联系实际理解数学知识,多实践,多练习,教师对学困生要多关注,及时查漏补缺。
2、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注重引导,鼓励他们独立解决难题,并布置一些有趣的拓展题。
3、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教育的最大合力。
4、利用资源、活动等力争在形式、内容上吸引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5、重视对学习、思维过程的评价。从根源上优化学生思维,提高能力和数学素养。
6、注重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附:教学进度表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进度表
(2023——2024学年度)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周课时数
备注
1
2.26——3.01
开学第一课,买铅笔,捉迷藏,快乐的小鸭
5
2
3.04——3.08
开会啦,跳伞表演(1),跳伞表演(2),美丽的田园
5
3
3.11——3.15
练习一(1),练习一(2),做个减法表,看一看(一)
5
4
3.18——3.22
看一看(二),数花生,数一数,数豆子
5
5
3.25——3.29
谁的红果多,小小养殖场,做个百数表,练习二(1)
5
6
4.01——4.03
练习二(2),认识图形
3
清明节
4.04——4.06
7
4.08——4.12
动手做(一),动手做(二),动手做(三)
5
8
4.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