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6届高三物理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第七章 恒定电流 第一节.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高考导航
考纲展示
1.欧姆定律Ⅱ
2.电阻定律Ⅰ
3.电阻的串联、并联Ⅰ
4.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Ⅰ
5.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Ⅱ
6.电功率、焦耳定律Ⅰ
实验七: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实验八: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九: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十: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说明:不要求解反电动势的问题.
热点视角
1.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路的串、并联规律仍为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包括串、并联电路的计算(电流、电压、电阻的求解)、电功和电功率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分配以及含容电路的分析与计算,特别是直流电路的动态问题分析,是高考的热点,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2.对电学实验(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理解和实验的创新设计等)的考查,是热点中的热点,以实验题的形式出现.
3.本章知识常与电场、电磁感应、交流电等知识结合,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这类题目常以计算题的形式出现.
第一节 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电功率及焦耳定律
[学生用书P124]
一、电流、欧姆定律
1.电流
(1)定义: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3)三个公式
①定义式:I=q/t;②微观式:I=nqvS;③I=.
2.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
(2)公式:I=U/R.
(3)适用条件:适用于金属和电解液导电,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1.(单选)(2015·南昌调研)安培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根据这一假说,电子绕核运动可等效为一环形电流.设带电荷量为e的电子以速率v绕原子核沿顺时针方向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其电流的等效电流强度I和方向为( )
A. 顺时针 B. 顺时针
C. 逆时针 D. 逆时针
答案:C
二、电阻、电阻率、电阻定律
1.电阻
(1)定义式:R=.
(2)物理意义:导体的电阻反映了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R越大,阻碍作用越大.
2.电阻定律
(1)内容: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与它的长度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导体的电阻还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
(2)表达式:R=ρ .
3.电阻率
(1)计算式:ρ=R .
(2)物理意义:反映导体的导电性能,是导体材料本身的属性.
(3)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①金属: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②半导体: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③超导体: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某些材料的电阻率突然减小为零成为超导体.
2.(单选)(2015·山东省名校联考)欧姆不仅发现了欧姆定律,还研究了电阻定律.有一个长方体金属电阻,材料分布均匀,边长分别为a、b、c,且abc.电流沿以下方向流过该金属电阻,其中电阻阻值最小的是( )
答案:A
三、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
1.电功
(1)实质:电流做功的实质是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电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
(2)公式:W=qU=UIt,这是计算电功普遍适用的公式.
2.电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内电流做的功叫电功率.
(2)公式:P==UI,这是计算电功率普遍适用的公式.
3.焦耳定律
电流通过电阻时产生的热量Q=I2Rt,这是计算电热普遍适用的公式.
4.热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内的发热量.
(2)表达式:P==I2R.
3.(单选)当电阻两端加上某一稳定电压时,通过该电阻的电荷量为0.3 C,消耗的电能为0.9 J.为在相同时间内使0.6 C的电荷量通过该电阻,在其两端需加的电压和消耗的电能分别是( )
A.3 V 1.8 J B.3 V 3.6 J
C.6 V 1.8 J D.6 V 3.6 J
答案:D
考点一 对电阻、电阻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学生用书P125]
1.电阻与电阻率的区别
(1)电阻是反映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及材料等有关,电阻率是描述导体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无关.
(2)导体的电阻大,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不一定差;导体的电阻率小,电阻不一定小.
(3)导体的电阻、电阻率均与温度有关.
2.电阻的决定式和定义式的区别
公式 R=ρ R= 区别 电阻定律的决定式 电阻的定义式 说明了电阻的决定因素 提供了一种测定电阻的方法,并不说明电阻与U和I有关 只适用于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和浓度均匀的电解质溶液 适用于任何纯电阻导体 (单选)(2015·广州模拟)有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裸导线A和B,如果把导线A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导线B对折后绞合起来,则其电阻之比为( )
A.1∶16 B.16∶1
C.1∶4 D.4∶1
[解题探究] (1)导体被拉伸或绞合后不变的两个物理量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