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6届高三物理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第七章恒定电流第二节课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MERGEFORMAT 18
第二节 电路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学生用书P128]
一、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1.特点对比
串联并联电流I=I1=I2=…=InI=I1+I2+…+In电压U=U1+U2+…+UnU=U1=U2=…=Un电阻R=R1+R2+…+Rneq \f(1,R)=eq \f(1,R1)+eq \f(1,R2)+…+eq \f(1,Rn)2.几个常用的推论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其中任一部分电路的总电阻.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其中任一支路的总电阻,且小于其中最小的电阻.
(3)无论电阻怎样连接,每一段电路的总耗电功率P总是等于各个电阻耗电功率之和.
(4)无论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电路中任意一个电阻变大时,电路的总电阻变大.
1.(多选)一个T形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R1=10 Ω,R2=120 Ω,R3=40 Ω.另有一测试电源,电动势为100 V,内阻忽略不计.则( )
A.当cd端短路时,a、b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Ω
B.当ab端短路时,c、d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Ω
C.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为80 V
D.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为80 V
答案:AC
二、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电动势
(1)定义: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把1 C的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所做的功.
(2)表达式:E=eq \f(W,q).
(3)物理意义:反映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2.内阻
电源内部也是由导体组成的,也有电阻,叫做电源的内阻,它是电源的另一重要参数.
2.(单选)下列关于电动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的电动势跟电源内非静电力做的功成正比,跟通过的电荷量成反比
B.电动势的单位跟电压的单位一致,所以电动势就是两极间的电压
C.非静电力做的功越多,电动势就越大
D.电源不接入电路时,电源两极间的电压大小等于电动势
答案:D
三、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内容:闭合电路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2.公式eq \b\lc\{\rc\ (\a\vs4\al\co1(I=\f(E,R+r)?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E=U外+U内?适用于任何电路?))
3.路端电压U与电流I的关系
(1)关系式:U=E-Ir.
(2)U-I图象如图所示.
①当电路断路即I=0时,纵坐标的截距为电源电动势.
②当外电路电压为U=0时,横坐标的截距为短路电流.
③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为电源的内阻.
3.(多选)如图所示为某一电源的U-I曲线,由图可知( )
A.电源电动势为2 V
B.电源内电阻为eq \f(1,3) Ω
C.电源短路时电流为6 A
D.电路路端电压为1 V时,电路中电流为5 A
答案:AD
考点一 电路动态变化的分析 [学生用书P128]
1.电路的动态变化是指由于断开或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滑片的滑动等造成电路结构发生了变化,一处变化又引起了一系列的变化.
2.电路动态分析的方法
(1)程序法:电路结构的变化→R的变化→R总的变化→I总的变化→U端的变化→固定支路eq \b\lc\{\rc\ (\a\vs4\al\co1(并联分流I,串联分压U))→变化支路.
(2)极限法:因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动引起的电路变化问题,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分别滑至两个极端去讨论.
(单选)(2015·浙江名校联考)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V为电压表,A为电流表,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开关闭合后,电路正常工作,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灯泡L将变亮
B.电压表的示数将增大
C.电流表的示数将减小
D.电阻R0上消耗的电功率将减小
[解析] 由电路可知,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连入电路的有效长度变长,电阻增大,电路总电阻增大,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电路总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则电压表示数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电阻R0上消耗的电功率增大,选项B正确,C、D错误;通过灯泡L中的电流减小,亮度变暗,则选项A错误.
[答案] B
[总结提升] 电路动态分析的两个结论
(1)总电阻变化情况的判断
①当外电路的任何一个电阻增大(或减小)时,电路的总电阻一定增大(或减小).
②若开关的通、断使串联的用电器增多时,电路的总电阻增大;若开关的通、断使并联的支路增多时,电路的总电阻减小.
(2)“串反并同”
①所谓“串反”,即某一电阻增大时,与它串联或间接串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减小,反之则增大.
②所谓“并同”,即某一电阻增大时,与它并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