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1862-2019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设计技术规范.docx
ICS65.150B51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1862—2019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设计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designofindustrialrecirculatingaquaculturesystem
2019-09-11发布2019-12-11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Ⅰ
DB35/T1862—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海洋职业技术学校、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厦门海控自动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霞浦县钦龙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林春、王晓伟、仇登高、杨永金、赵梅英、李苗苗、洪春寿。
1
DB35/T1862—2019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设计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水及淡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基本要求与设计。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SC/TSC/TSC/T
6050
9101
9103
水产养殖电器设备安全要求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海水池塘水排放要求
《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27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工厂化养殖industrialculture
以车间形式实现水产经济动物集约化养殖的生产方式。
注:又称“工业化养殖”,包括“流水式工厂化养殖”和“循环水工厂化养殖”。3.2
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aquaculturesystem
以养殖水体循环再利用为核心的水处理、养殖池以及给排水管道等设施所构成的可控条件下的水产养殖系统。
3.3
水循环率watercirculationrate每小时养殖池水循环的次数。
注:单位为次/h。3.4
换水率waterexchangerate
循环水养殖系统内每天加入的新水体量占系统总水体量的百分比。3.5
蛋白分离器proteinseparator
采用泡沫分离方式来去除养殖污水中悬浮的胶状体、纤维素、蛋白质、残饵和粪便等有机物的设备。注:又称“泡沬分离器”。
2
DB35/T1862—2019
3.6
漩涡型固液分离器vortextypesolid-liquidseparator
利用离心分离原理,形成旋涡水流,使密度较大的悬浮颗粒物沉降到底部、清水从上部排水口流出进入下一级处理的集污装置。
3.7
生物填料biologicalpadding
一种附着生物膜的载体,包括固定床填料和移动床填料。注:性能以比表面积(m2/m3)大小及挂膜速度等指标来衡量。
4基本要求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场用地应包括养殖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两部分,且各部分占比应符合《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场区设计应功能齐全,配套设施完善,满足渔业生产的要求。
5设计
5.1规划
5.1.1总体布局
养殖场应合理布置生产区、办公区和生活区,各区规划的比例和相对位置合理。场区主干道、停车位等交通设施布局科学,便于生产资料和养殖产品装卸、进出。场区内进排水管道、高低压线路、燃气、通讯等管线系统应统筹考虑线路分布和主次。
5.1.2生产区布局5.1.2.1养殖车间
车间的朝向应根据所在地纬度和地形等因素确定。养殖车间宜单层结构,车间内应划分养殖区和水处理区,合理布局养殖池、通道、进排水管道、水处理设施等。
水处理区面积应根据养殖对象、养殖密度、水循环处理量和水处理效率等因素综合确定,应满足养殖对象正常生长,占车间总面积的13%~25%。
5.1.2.2循环水管道
循环水系统包括进水、回水及排水系统。每个养殖设施单元应设计为可单独排空和断开循环管道系统。合理布局固液分离、蛋白分离、增氧、消毒、水质在线监测等水处理设施设备。
养殖池与循环水处理系统间的落差可为0.6m~1.4m,一级提水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