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说明:请将答案按要求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答在其他位置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A.盗跖(zhí)顷刻(qīng)汗涔涔(cén)古陌荒阡(mò)
B.尸骸(hái)处置(chǔ)连累(lěi)前合后偃(yǎn)
C.谛听(dì)错勘(kān)嗟怨(cuó)哥哥行(hánɡ)
D.埋怨(mán)提防(tī)罪愆(yǎn)刽子手(ɡuì)
2.下列各选项中对加点的文言词语的解释有两处有错误的一项是()
A.①沛公则置车骑(置办)②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心意)
③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对等,比得上)④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
B.①杀人如不能举(尽)②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③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决定)④范增数目项王(递眼色)
C.①廊腰缦回(萦绕)②李牧连却之(使……退却)
③剽掠其人(抢劫、掠夺)④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和)
D.①率赂秦耶(率领)②族秦者秦也(灭族)
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感谢)④始速祸焉(使……快速)
3.对下列实词的解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卮酒安足辞辞楼下殿 B.非兵不利,战不善斯用兵之效也
C.较秦之所得此言得之 D.妇女无所幸而望幸焉
4.对下列虚词的解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盘盘焉,囷囷焉始速祸焉
B.不赂者以赂者丧洎牧以谗诛
C.赂秦而力亏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D.杳不知其所之也以有尺寸之地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不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B.约为婚姻可谓智力孤危
C思厥先祖父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D.齐楚之精英秋毫不敢有所近
6.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辇来于秦②理固宜然③素善留侯张良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⑤未云何龙⑥义不赂秦⑦骊山北构而西折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⑨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①②⑦/③⑧/④/⑤⑥⑨ B.②⑥⑦/③⑧/④/①⑤⑨
C.①②⑦⑨/③⑤/④⑥/⑧ D.①②⑦⑨/③④⑧/⑤⑥
7.下列语句的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大王来何操
A.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B.苟以天下之大
C.戍卒叫,函谷举
D.沛公安在
8.下列各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翻译: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倘若与秦国相较量,有的人还不容易判断估量。
B.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翻译:有这样的有利地势,却是因为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
C.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翻译:六国灭亡了,全国统一了;蜀地山光秃了,阿房宫建造出来了。
D.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翻译: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关口的人,是防备其他盗贼进出和意外的变故。
9.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汉卿、白朴、马致远、汤显祖合称“元曲四大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窦娥冤》《汉宫秋》《倩女离魂》《墙头马上》。
B.《雷雨》戏剧创作按照“三一律”的原则,并运用细节充分地展现人物性格、心理的复杂性,避免脸谱化和扁平化。
C.《阿房宫赋》探讨秦朝速亡的原因,是借古鉴今、针砭时弊的名篇,铺排描写,夸张扬厉,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
D.论,是一种议论性文体,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六国论》属于史论。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①中国古代戏剧在元代发展至鼎盛,出现了一批以关汉卿为代表的优秀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