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毒理学基础重点.pdf

发布:2025-06-10约2.45万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毒理学根底名词解释与问答题(预防〕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质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的学科(传统定义)。

2.现代毒理学(modernToxicology):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生物系统(living

systems)和生态系统(ecosystem)的损害作用/有害效应(adverse/harmfuleffects)与机制,以及中毒的

预防,诊断和救治的科学。

二、问答题

1.简述毒理学的根本功能以及三大领域。

答;(D毒理学两个根本功能;①检测理化因素产生的有害作用的性质(危害性鉴定功能);

②评价在特殊暴露条件下出现毒性的可能性(危险度评价功能);

⑵三大研究领域:①描述毒理学(descriptivetoxicology)

②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toxicology)

③管理毒理学(regugtorytoxicology)

2.毒理学方法:体内试验(整体动物试验),体外试验,人体试验,流行病学研究

3.3R原则:替代,减少,优化和改进

第二章毒理学根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1.外源化学物(XenubioLics):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

一定的生物学作

用的化学物质,乂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2、毒性(toxicity):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毒性是一种内在的、不变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化

学结构。

.毒物(toxicsubstancepoison,toxicant):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

z

4、损害作用(adversee行ect):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外界

环境应激的反响能力。

5.非损害作用(non-adverseeffect)机体发生的生物学变化应在生物题适应代偿能力范围之内,生物体

其他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感性也不应增高。

速发型毒作用(immediatetoxiceffect)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暴露后的短时间内所引起的毒作用。

6.迟发型毒作用(delayedtoxiceffect)在一次或屡次暴露某种外源性化学物后,经一定时间间隔才出现的毒

作用。

7,局部毒性作用(localtoxiceffect)某些外源化学物在牛.物体暴露部位直接造成的损害作用。

8.全身毒作用(systemictoxice佗ct)外源化学物被机体吸收后并分布至靶器官或全身后所产生的损害作用。

9.剂量(dose)是决定外源化学物生物体损害作用的重要因素。

10.暴露剂量:表示个人或人群暴露的物质的量:动物的暴露剂量被称为给予剂量。

11.内剂量:为经吸收到机体血液的外源化学物的量。

12.靶器官剂量:为发生损害作用部位的外源化学物的量,可更好地反映剂量-效应关系,也称到达剂量和生物

有效剂量。

1.、靶器官:外源化学物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

14.、生物标志(biomarker):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

学后果的测定指标。通常把生物标志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和易感性标志。

15.暴露生物标志(biomarkerofexposure):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产物

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响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息。包括内剂量

标志和生物效应标志。

16.效应生物标志(biomarkerofeffect):机体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和其他改变的指标,包括反响早期

的生物效应结构和功能改变及疾病的三类标忐物,提示与不同靶剂量的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物有关联的对健

康有害效应的信息。

17.易感生物标志(biomarkerofsusceptibility)是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即反

响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暴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