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附答案).docx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附答案)
1.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桑代克
B.华生
C.布鲁纳
D.加涅
答案:A
分析: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他也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2.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当遇到困难或不熟悉的材料时,能放慢阅读速度或重读,这主要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
A.计划策略
B.反馈策略
C.调节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答案:C
分析:调节策略是指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学生遇到困难放慢速度或重读,是对阅读活动的调节。
3.当一个人用画图表、线路图等具体形式表征问题时,表明他处于问题解决的()阶段。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提出假设
D.验证假设
答案:B
分析: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用画图表等形式表征问题,有助于对问题的理解。
4.一个学生过分害怕猫,我们可以让他先看猫的照片、谈论猫,再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让他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用手触摸猫,逐步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这种心理辅导方法是()
A.强化法
B.系统脱敏法
C.理性—情绪疗法
D.来访者中心疗法
答案:B
分析:系统脱敏法是指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时,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题干符合该方法的步骤。
5.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
A.生存
B.情境
C.学生
D.教材
答案:C
分析:福勒和布朗把教师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6.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应做到()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答案:B
分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
7.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交往能力
B.研究能力
C.管理能力
D.学习能力
答案:B
分析: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
8.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物质文化
B.制度文化
C.精神文化
D.组织文化
答案:C
分析: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
9.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
A.终身教育
B.普通教育
C.职业教育
D.义务教育
答案:A
分析: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10.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
A.有差异性的认识
B.有个性的认识
C.有领导的认识
D.有基本的认识
答案:C
分析: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为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有领导的认识。
11.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答案:B
分析: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1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答案:D
分析: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3.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做()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答案:C
分析: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14.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
A.泰勒
B.夸美纽斯
C.裴斯泰洛齐
D.凯洛夫
答案:B
分析: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15.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阶段性
答案:D
分析: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