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试题教育学心理学(参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A2.B3.B4.D5.C6.D
(三)判断题
1.教师道德是指教师个人的道德而不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
2.教师只要在课堂教学中按其职业道德的要求行事就可以了。
3.只要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就可以当教师。
4.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养应有特殊而严格的规定。
5.师生关系就是教与学的关系。
6.师生关系如何无所谓,只要教师业务能力强就行。
7.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
8.教育机智是教师灵感的突现。
1.错误。教师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因此,教师道德就是教师职业道德。
2.错误。教师职业道德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精神支柱。因此教师应在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遵循其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3.错误。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还需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及教育科学知识。
4.正确。
5.错误。师生关系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多层次的关系体系。教与学的关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6.错误。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必须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7.正确。
8.正确。
(四)解释题
1.教师道德2.教育机智3.师生关系
1.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的基本含义就是,教师在共产主义道德原则的指导下,通过教育劳动过程逐步形成并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2.教育机智是教师综合运用自己的才识来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偶发事件的能力。它是教师创造性教育才能的最高表现,是教师的高度责任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智慧水平的综合体现。
3.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也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道德等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与体现。
(五)简答题
1.教师的职业素养具体应包含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教师有何要求?
4.热爱学生对教师有何要求?
5.团结协作在教育工作中有何重要性?
6.教师要为人师表,必须做到哪些要求?
7.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是什么?
8.教师合理的智能结构应是怎样的?
9.当代中学生的社会文化心理特点是什么?
10.社会对当代中学生有哪些特殊要求?
11.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12.怎样理解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
13.怎样理解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
14.怎样理解师生之间的个人关系?
15.怎样理解师生之间的道德关系?
16.三种典型的师生关系模式的特征是什么?
1.教师的职业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具体有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以身作则;其次是教师的智能结构,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娴熟的教育科学知识以及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教育机智;再次是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良好的意志品质、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特征和清晰的自我表现意识。
2.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主要有: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以身作则几个方面。
3.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事业心和较强的荣誉感;发扬蜡烛精神,甘为人梯,做辛勤的园丁;服从党和人民的安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4.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热爱学生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了解学生,这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和基础;尊重和严格要求学生;要公平地对待学生。
5.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群体和个体性相结合的劳动,学生的成长主要是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果。只有团结一致的教师集体,才能保证教育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才能使教育工作有效地运行,才能使教师集体给学生集体以良好的道德影响。
6.要求教师必须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使用文明语言;仪表端庄、朴素大方。
7.教师的语言表达应符合以下要求:语言表达要准确通俗;语言表达要有较强的逻辑性;应以口头语言为主;口头语言应与体态语言配合使用;还应具有监听自己语言的能力。
8.教师合理的智能结构主要包括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就知识结构而言,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娴熟的教育科学知识;就能力结构而言,要求教师必须具有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处理偶发事件的教育机智。
9.当代中学生的社会文化心理特点主要有:文化撞击所造成的价值观念冲突;偶像崇拜所导致的“追星”心理;信念多元化所导致的怀疑心理;心理上的闭锁性所导致的不易被理解与渴望理解的矛盾心理;迅速发展的社会生活所导致的心理活动内容的社会性的增多。
10.社会对当代中学生的特殊要求有:要具有艰苦、勤奋的吃苦精神;要具有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要做“四有”新人;要“学会关心”。
11.我国的师生关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为根本目标的。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