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13T 2721-2018 云杉阿扁叶蜂防治技术规范.pdf

发布:2025-06-11约8.45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DB13

B16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27212018

云杉阿扁叶蜂防治技术规程

2018-04-09发布2018-05-09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T2721—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

本标准起草人:毕华明、张菲、于贵朋、周建波、孙国庆、赵兴强、赵秀军、孙立革、米艳红、

张大伟、王洪力、杜兴兰、付立华、陈学福、赵敏琦、屈金亮、王金香、李振林、潘湘海、戴楠、刘

桂红、王伟、岳志娟、王亚会。

I

DB13/T2721—2018

云杉阿扁叶蜂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云杉阿扁叶蜂(AcantholydaPiceacolaXiaoetZhou)防治技术的术语和定义、

云杉阿扁叶蜂生活史、云杉阿扁叶蜂寄主种类、控制原则和防治指标、防治时机、防治措施、效果调

查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云杉阿扁叶蜂发生区的防治。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云杉阿扁叶蜂

云杉阿扁叶蜂(AcantholydaPiceacolaXiaoetZhou),属膜翅目,扁叶蜂科,阿扁叶蜂属。

2.2

逆温效应

当高空温度高于地面温度时,使地面空气不能上升,形成逆温层,在逆温层中,较暖而轻的空气

位于较冷而重的空气上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严重阻碍着空气的对

流运动,产生逆温效应。

2.3

滞育

是生物受环境等因素影响所产生静止状态的一种类型。它常发生于一定的发育阶段,表现为形态

发生的停顿和生理活动的降低。生物通过滞育但较不稳定的休眠现象来调节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时间,

以适应所在区域的气候变化,利于其生存繁衍。

3控制原则和防治指标

3.1控制原则

本着严格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森防方针,充分体现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以营林措施为基础的科学理念,突出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自身调控作用,着重采用营林措施、

物理、生物、化学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防控。

3.2虫口密度调查

1

DB13/T2721—2018

在发生区,按寄主树种面积的0.1%~0.5%选取有代表性的林分设1块~2块标准地,按对角线或“Z”

字型随机抽取20株作为调查标准株,标准株调查采取冠幅东、南、西、北方向和上、中、下三层标准

枝进行每株样段法调查,将调查结果填入附录A《云杉阿扁叶蜂防治前、后虫口密度调查记录表》。

3.3防治指标

云杉阿扁叶蜂(幼虫)虫口密度或有虫株率其中一项达到防治指标时即对其相应地块进行防治,

参照国家有关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和冀北林区针叶类食叶害虫的标准及该虫的实际情况界定

划分。在发生区内将寄主林龄分为三个林龄段按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分别划分防治指标,具体如下:

——2~7年生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