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卫生间清洁标准与流程.pptx
商场卫生间清洁标准与流程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清洁工具与设备管理
04.
清洁质量检查体系
05.
人员管理与培训
01.
03.
消毒与卫生控制
06.
应急处理预案
日常清洁规范
01
日常清洁规范
PART
高频次清洁区域划分
包括马桶、蹲便器、小便池等,需要每小时至少清洁一次。
厕所隔间
包括洗手池、水龙头、台面等,需要每小时至少清洁一次。
洗手池区域
保持地面干净、干燥,每小时至少清扫一次,并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清洁频次。
地面及通道
标准化操作流程
准备工作
擦拭
清洗消毒
扫地拖地
穿戴清洁服装、手套、口罩等,准备好清洁工具和清洁剂。
按照清洁剂说明书,对马桶、蹲便器、小便池等进行消毒清洗,注意清洗缝隙和隐蔽部位。
用干净的抹布擦拭洗手池、台面、镜子等表面,确保无水渍、污渍。
清理地面垃圾,用拖把拖净地面,注意保持地面干燥。
巡查与记录机制
定时巡查
安排专人定时巡查卫生间,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01
记录情况
对清洁时间、清洁区域、清洁效果等进行详细记录,确保清洁工作可追溯。
02
反馈与改进
根据记录情况和用户反馈,不断优化清洁流程和提高清洁效果。
03
02
清洁工具与设备管理
PART
马桶刷、洁厕剂、恭桶清洁剂、洗手液等。
卫生洁具清洁工具
抹布、清洁剂、伸缩杆等。
墙面和天花板清洁工具
01
02
03
04
拖把、地刮、吸尘器、洗地机等。
地面清洁工具
垃圾袋、垃圾篓、垃圾桶等。
垃圾处理工具
专用清洁工具清单
消毒设备使用规范
紫外线消毒灯
每次使用后,将卫生间内物品摆放整齐,开启紫外线灯进行空间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
消毒喷雾器
高温蒸汽消毒设备
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对马桶、洗手池、地面等易滋生细菌的区域进行喷雾消毒,确保消毒液均匀覆盖。
对马桶坐垫、地面等耐高温部位进行高温蒸汽消毒,有效杀灭细菌病毒。
1
2
3
耗材补充与存放标准
清洁用品
定期补充清洁用品,如清洁剂、消毒液、卫生纸、洗手液等,确保充足供应。
01
存放标准
清洁用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的地方,避免受潮和污染。对于有害物品,要设置专门的安全存放区域,并加锁管理。
02
03
消毒与卫生控制
PART
消毒剂配比与适用范围
通常使用含氯的消毒液进行表面消毒,配比一般为1:100-1:200。
含氯消毒液
适用于皮肤、橡胶和塑料等表面,具有广谱杀菌效果。
季铵盐类消毒剂
适用于手消毒和物体表面消毒,具有快速杀菌作用。
酒精类消毒剂
细菌指标监测方法
空气细菌检测
采用沉降法或撞击法检测空气中的细菌总数。
01
表面细菌检测
使用无菌棉拭子擦拭表面,然后进行细菌培养和计数。
02
水质细菌检测
定期对卫生间内的自来水、污水等进行细菌检测,确保水质安全。
03
通风换气
使用活性炭、硅胶等吸附材料,吸附并去除卫生间内的异味。
吸附法
臭氧发生器
通过臭氧的强氧化作用,分解卫生间内的异味物质,达到除臭效果。
通过增加换气次数,将卫生间内的异味排出室外。
异味消除技术
04
清洁质量检查体系
PART
可视/隐蔽区域评分标准
可视区域
地面、洗手池、马桶、墙面、隔断、镜面、烘手器等表面无污渍、无积水、无毛发、无灰尘、无杂物。
01
隐蔽区域
便器内侧、水箱、水管、排风口、角落、墙角、地漏等不易被注意到的区域无积垢、无异味、无杂物、无蜘蛛网。
02
评估机构
选择专业、客观、公正的第三方评估机构。
评估频率
每季度或不定期进行清洁质量评估。
评估方式
实地考察、随机抽查、问卷调查、拍照记录等多种方式相结合。
评估结果
出具详细的评估报告,指出清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第三方评估流程
问题点位整改方案
识别问题
根据评估报告或日常检查发现的问题,确定问题点位。
01
制定方案
针对问题点位制定具体的整改方案,包括整改时间、整改方法、整改人员等。
02
落实整改
按照整改方案进行整改,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03
跟踪验证
整改完成后,对问题点位进行复查,确保问题不再出现。
04
05
人员管理与培训
PART
清洁人员资质要求
专业技能
清洁人员需具备相关清洁技能和知识,包括清洁剂的使用、卫生消毒方法、清洁工具的操作等。
健康状况
工作经验
清洁人员需经过健康检查,确保无传染疾病,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保证清洁过程的安全性。
清洁人员需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熟悉商场卫生清洁的流程和标准,能够独立完成清洁任务。
1
2
3
安全防护操作培训
应急处理措施
清洁人员需掌握应急处理措施,如化学品泄漏、火灾等,以便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
03
清洁人员需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帽子等,以保障自身安全。
02
个人防护装备
化学品安全使用
清洁人员需了解清洁剂的化学成分及安全使用方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