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卫生间清洁标准.pptx

发布:2025-06-10约2.58千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卫生间清洁标准

演讲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01

清洁前准备

02

清洁工具规范

03

清洁流程标准

04

消毒管理要求

05

检查与维护机制

06

安全注意事项

01

清洁前准备

工具与药剂检查清单

扫帚、拖把、抹布、清洁刷等基础工具

01

用于清扫地面、墙面、洗手池等处的污垢和残留物。

专用清洁剂

02

针对不同材质的卫浴设施选择合适的清洁剂,如玻璃清洁剂、陶瓷清洁剂、不锈钢清洁剂等。

消毒用品

03

如84消毒液或酒精等,用于对卫生间进行消毒处理,杀灭细菌病毒。

清洁辅助工具

04

如刮水器、地漏清洁刷等,提高清洁效率和效果。

手套

佩戴橡胶手套,防止清洁剂对皮肤造成伤害。

01

口罩

佩戴防尘口罩,防止灰尘和清洁剂被吸入呼吸道。

02

防护眼镜

防止清洁剂溅入眼睛,保护眼睛安全。

03

工作服

穿着专业工作服,避免清洁剂溅到身上,同时保持个人卫生。

04

防护用品穿戴规范

划分清洁区域

将清洁工具和药剂进行分类标识,明确每种工具和药剂的使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标识清洁工具与药剂

标识清洁状态

在卫生间门口或显眼位置设置清洁状态标识,如“已清洁”、“未清洁”等,方便员工和客人了解卫生间的清洁状况。

将卫生间划分为不同的清洁区域,如马桶区、洗手台区、淋浴区等,避免交叉污染。

区域划分与标识要求

02

清洁工具规范

工具分类与用途说明

刷子类

包括硬毛刷、软毛刷,用于清除马桶、洗手池、浴缸等处的顽固污渍。

抹布类

包括棉布、微纤维布等,用于擦拭墙面、地面、台面等,确保无污渍、水渍。

清洁剂类

包括洁厕剂、瓷砖清洁剂、玻璃清洁剂等,用于针对不同材质的卫生洁具进行清洁。

消毒工具

包括消毒湿巾、喷雾消毒剂等,用于对卫生洁具进行消毒,杀灭细菌。

工具存放卫生标准

保持存放工具的橱柜或架子干燥,避免潮湿环境滋生细菌。

干燥环境

按照工具类型进行分类存放,避免混放导致交叉污染。

分类存放

存放工具的橱柜或架子应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异味和霉菌滋生。

通风良好

清洁设备维护流程

保养存放

对清洁设备进行必要的保养和存放,如清洗后晾干、定期更换滤网等,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03

定期检查清洁工具的完好程度,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避免影响清洁效果。

02

检查完好

定期清洗

对清洁工具进行定期清洗,确保工具无污渍、无异味。

01

03

清洁流程标准

使用高效消毒剂对马桶及便池进行全面喷洒,确保杀菌效果。

消毒杀菌

使用清水清洗刷具,避免残留物污染。

清洗刷具

01

02

03

04

使用专用刷子清除马桶内壁、座圈及便池表面的残留物。

清除表面污物

使用干净毛巾擦干马桶及便池表面,确保无水渍残留。

擦干表面

马桶及便池清洁步骤

地面与墙面擦拭标准

清除杂物

清除地面及墙面上的纸屑、毛发等杂物。

01

拖地清洁

使用拖把和湿抹布对地面进行彻底擦拭,确保无污渍残留。

02

墙面清洁

使用湿抹布擦拭墙面,保持墙面清洁。

03

干燥处理

使用干拖把或干抹布将地面及墙面擦干,防止潮湿滋生细菌。

04

用干净抹布清除镜面上的水渍和污迹。

清除水渍

洗漱台镜面清洁要求

使用专业镜面清洁剂对镜面进行擦拭,确保镜面清晰明亮。

镜面清洁

注意清洁镜面边缘,避免污垢堆积。

边缘处理

用干净抹布擦干镜面,保持镜面干燥,防止水渍再次形成。

干燥保护

04

消毒管理要求

消毒剂配比与使用范围

按照1:100的比例稀释84消毒液,用于一般物体表面和卫生洁具的消毒。

84消毒液配比

使用75%浓度的医用酒精,主要用于皮肤消毒和部分物体表面擦拭消毒。

酒精消毒

包括地面、墙面、门窗、洗手池、便池、马桶等卫生间所有设施。

消毒范围

高频接触面消毒频次

6px

6px

6px

每小时消毒一次,确保手部清洁。

门把手

每次使用后及时冲洗,每天至少消毒一次,特别是马桶座圈和按钮。

马桶

每次使用后及时冲洗,每天至少消毒两次。

洗手池、便池

01

03

02

每天至少消毒两次,保持地面干燥,防止细菌滋生。

地面

04

消毒后通风操作规范

消毒后立即通风

每次消毒后,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让空气流通,降低消毒剂的浓度。

01

通风时间

至少保持通风30分钟以上,确保消毒剂充分挥发,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02

通风方式

自然通风为主,也可使用排风扇等机械通风设备,确保空气流通。

03

05

检查与维护机制

清洁质量自查流程

制定清洁计划

根据卫生间的使用频率和清洁标准,制定详细的清洁计划,包括清洁频次、清洁方法、清洁用品等。

安排自查人员

填写自查记录

安排专人对清洁工作进行自查,确保清洁工作按照计划进行。

自查人员要详细记录清洁过程、清洁效果和发现的问题,并及时向相关人员反馈。

1

2

3

问题点位记录与整改

将每次自查和抽查中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包括问题点位、问题描述、发现时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