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性评价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ocx
表现性评价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摘 要:为了切实提升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课堂效率、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及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素养人才,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表现性评价在英语故事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究。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及学业成绩测验法与表现性评价法的比较。研究发现:在英语阅读教学和故事教学中,学生更喜欢表现性评价法,英语故事教学中一旦使用表现性评价法,学生参与度特别高且兴趣高涨,教学效果及质量明显高于其他教学评价。研究价值:为以后的阅读教学及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参考和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英语故事教学、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的运动者、责任的担当者、问题的解决者和优雅的生活者。”1去年两会上出现的这一金句又再一次牵动了千万教育工作者的心弦。当前“唯成绩论”、“唯升学率论”等教育领域的僵化思维已经招致了许多的批评,反对以平均分与升学率这些冰冷的数字决定教育的成败已经成为了当前绝大多数人的共识。尤其是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们的课堂更应当舍弃“得分数者得天下”这一观念。知名评价专家斯蒂金斯曾经论述道,在任何课堂教学都需要依靠该课堂所运用的评价来决定其质量,所以如果能把完善的评价纳入课堂的运行之中的,最终也会带来学习效果的巨大提升。2毕竟,教学评价不仅是学生对老师们的评价测验,也更是对学生自身掌握程度一次自我反思与总结,教学评价机制更是发挥促教和促学机能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
在英语教学之中,强调的是语言应用环境的代入,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强化交际带来的学习效果,最终扩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其真正的学习兴趣。3对每单元重点知识的浓缩与情景的再现,是在英语教学之中的重大突破,其教学方式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因此,在这种双向的教学之中不仅需要教师设定各种情景和对话,更需要学生们活跃地参与其中,而表现性评价制度,作为前述教学方式中最有影响力的因素,不仅能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还能检测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他人合作
1参见孙龙飞:《“常识”的魅力》,载《人民日报》2021年3月22日,第15版。
2[美]斯蒂金斯:《促进学习的学生参与式课堂评价》(第四版),北京,中工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3参见周梦瑜:《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意义和运用》,载《教育导刊》,2008年第3期,第59页。
1
能力,甚至还能表现出学生们情感、健康以及价值观能多方面的信息。4表现性评价制度所带来的巨大的实用价值,但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适用僵化,评价进程设置不合理,以及仍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等应用方面的不足。为此笔者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方面入手,以人教版PEP小学英语课本中的故事教学为依托,具体探究表现性评价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二、表现性评价的构建路径
承前所述,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由于以传统的成绩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难以准确的验证学生们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因此迫切需要转变评价方式,以适应故事教学方式中的情景转变,而表现性评价的引入补充了对学生们掌握程度的估测,提高了教学评价的效率和重点,从而更合理的做出教学资源的安排。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常用的评价形式
小学英语教学中最常用、最普遍的方式是学业成绩测验(academicachievementtesting),与此同时,还存在有激励评价、口头评价等其它方式,然而在众多评价体系中,学业成绩测验是最主要的。学业成绩对于测试是将学生的学业成绩与教育教学,学校生活和课程及其评估分开的一种方法。这类对象与主体考察的实质分离,造成了考察的范围之中在失去了主体的个别性之后,其所考察的对象不能清楚反映学习主体的真正情况。因此,这类考试的主要目的是检查学生对双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分别测试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很难发现高级心理技能,例如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技能,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更不用说评估非学术特征,例如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表现性评价的产生和概念
表现性评价并不是首先提出并在教育领域中使用的,因为它首先是在心理学和企业管理领域中使用的。在学校教育中,所谓的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中的表现来评估学生的发展成就这使得学生们深度参与其中,也能调动学生们思考回答的积极性。5
进行表现性评价是为了克服上述传统测试的缺陷,使学生在教育活动和课程
4霍力岩、黄爽:《表现性评价内涵及其相关概念辨析》,载《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第189
页。
5周文叶:《中小学表现性评价的理论与技术》,北京,华东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2
教学中能够恢复其真实生活,并强调在完成实际作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