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护理.pptx
支气管哮喘护理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01
疾病基础认知
02
急性发作处理
03
药物治疗管理
04
环境控制策略
05
患者教育体系
06
长期管理计划
01
疾病基础认知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发病机制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这种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呼气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涉及变态反应、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神经调节失衡等多个方面。其中,气道慢性炎症是哮喘的基本特征,而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的重要特征之一。
典型临床表现
支气管哮喘的典型症状包括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这些症状通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加重或发作。在发作时,患者可能会听到哮鸣音和呼气性呼吸困难。
症状
在发作时,患者的双肺可闻及广泛的哮鸣音,呼气音延长,严重时可出现三凹征和心率增快等体征。
体征
高危诱发因素
过敏原
呼吸道感染
运动
其他因素
常见的过敏原有尘螨、花粉、宠物皮屑等,这些过敏原进入呼吸道后容易引发哮喘症状。
呼吸道感染是支气管哮喘的重要诱发因素,尤其是病毒和支原体等感染。
运动可诱发哮喘,尤其是剧烈运动和在寒冷干燥的环境中运动。
气候变化、空气污染、吸烟、精神压力大等也可能诱发支气管哮喘。
02
急性发作处理
症状分级评估
轻度
步行或上楼时气短,可平卧,呼吸频率轻度增加,说话成句,情绪稍焦虑,听诊时肺部有哮鸣音。
中度
稍事活动即感气短,喜坐位,呼吸频率明显增加,说话不成句,常有焦虑、烦躁等情绪,听诊时肺部哮鸣音响亮、弥漫。
重度
休息状态下即感气短,端坐呼吸,呼吸频率明显加快,说话单字,常有严重焦虑和烦躁,甚至嗜睡,听诊时肺部哮鸣音减弱甚至消失。
危重度
患者不能讲话,嗜睡或意识模糊,呼吸肌疲劳,胸腹矛盾运动,脉率变慢或不规则,严重低氧血症和高二氧化碳潴留,甚至出现呼吸衰竭。
急救药物应用
快速β2受体激动剂
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吸入型药物,可迅速缓解支气管痉挛,缓解哮喘症状。
糖皮质激素
如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等,吸入型药物,可减轻气道炎症,缓解哮喘症状。
抗胆碱能药物
如异丙托溴铵等,吸入型药物,可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降低迷走神经张力而起到舒张支气管、减少黏液分泌的作用。
茶碱类药物
如氨茶碱、茶碱等,可增强呼吸肌的力量以及增强气道纤毛清除功能等,从而起到舒张支气管的作用。但茶碱的支气管舒张作用相对较弱,且容易引起恶心、呕吐、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及尿多等副作用,故宜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氧疗监测要点
氧疗方式
根据缺氧情况选择鼻导管、面罩等氧疗方式,确保氧气吸入浓度和流量适宜。
01
氧饱和度监测
通过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确保氧疗效果,及时调整氧疗方式和流量。
02
氧疗时间
氧疗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1-2小时内,以免引起氧中毒或加重二氧化碳潴留。
03
氧疗副作用观察
在氧疗过程中,需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氧中毒等副作用,如呼吸抑制、烦躁不安、面色潮红等,一旦出现应立即停止氧疗,并及时处理。
04
03
药物治疗管理
控制类药物清单
如布地奈德,可长期用于控制气道炎症。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
如福莫特罗,能扩张支气管,改善呼吸状况。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如孟鲁司特,有助于减少气道炎症和黏液分泌。
白三烯调节剂
如西替利嗪,可减轻过敏症状,缓解哮喘。
抗组胺药
如氨茶碱,可增强呼吸肌力量,帮助患者呼吸。
茶碱类药物
如异丙托溴铵,通过阻断迷走神经,减轻支气管痉挛。
抗胆碱能药物
01
02
03
04
如沙丁胺醇,可迅速扩张支气管,缓解急性症状。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
如泼尼松,可快速减轻气道炎症,但长期使用有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
缓解类药物规范
吸入装置操作指导
6px
6px
6px
摇匀药液,呼气后深吸气,同时按下阀门,屏气5-10秒。
压力定量气雾剂
将药物加入雾化器,连接氧气或压缩空气,通过面罩或口含器吸入。
雾化吸入器
旋转或打开装置,深吸气,使药物粉末进入呼吸道。
干粉吸入剂
01
03
02
利用电子技术,可自动记录用药时间、剂量等数据,提高患者依从性。
智能吸入器
04
04
环境控制策略
过敏原规避方案
避免室内养宠物
猫、狗等宠物皮屑是常见过敏原,应避免在室内养。
禁止吸烟
烟雾是支气管哮喘的重要诱发因素,室内应绝对禁止吸烟。
避免使用羽绒制品
羽绒被、羽绒枕等羽绒制品易滋生螨虫,应尽量避免使用。
减少室内植物
某些植物花粉或霉菌可能引发哮喘,应减少室内植物。
室内温湿度调节
室温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引发支气管哮喘,应保持适宜温度。
保持适宜温度
室内湿度过高会增加霉菌滋生,加重哮喘症状,应保持适宜湿度。
维持适宜湿度
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