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的护理常规.pptx
危重患者的护理常规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生命体征监测
03
管路护理标准
04
并发症预防策略
05
急救配合流程
06
特殊场景护理
01
基础护理规范
01
基础护理规范
PART
翻身频率
根据患者病情和皮肤状况,定时翻身,预防压疮。
01
体位调整
采取适当的体位,以减少局部压力,促进血液循环。
02
压疮预防护理
使用专业的压疮预防床垫、枕头等,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03
病情监测
定期检查患者体位和皮肤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压疮。
04
体位管理与压疮预防
皮肤黏膜清洁标准
采用温水擦拭、淋浴或床上擦浴等方式,保持皮肤清洁。
清洁方式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清洁频率,避免过度清洁或不足。
清洁频率
注意保护患者口腔、鼻腔、会阴等部位的黏膜,避免损伤。
黏膜保护
定期观察患者皮肤状况,如有红肿、破损等情况及时处理。
皮肤观察
营养支持与喂食安全
定期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确定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
营养评估
喂食方式
喂食量控制
喂食安全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喂食方式,如口饲、鼻饲或静脉营养等。
根据患者实际需求,控制喂食量和速度,避免过度喂养或不足。
注意喂食卫生,防止误吸、窒息等危险情况发生。
02
生命体征监测
PART
实时监护设备使用规范
监护设备准备
确保设备处于完好状态,包括心电监护仪、血压监测仪、呼吸监测仪等,检查设备电量和线路连接。
01
贴放位置准确
按照规范贴放电极和传感器,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02
报警设置合理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设置报警参数,避免误报和漏报。
03
异常指标预警流程
异常指标识别
发现生命体征异常时,应立即确认并记录异常指标。
01
根据异常指标和患者情况,迅速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如调整药物剂量、给予急救药物等。
02
通知医生处理
紧急处理后,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医生进行进一步处理。
03
紧急处理措施
实时记录各项生命体征数据,包括正常值和异常值。
记录监测数据
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数据分析与总结
发现严重异常情况,应立即上报相关部门,以便及时协调处理。
上报相关部门
动态记录与上报机制
03
管路护理标准
PART
定时翻身拍背
促进痰液排出,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理口腔、鼻腔分泌物,防止误吸和窒息。
吸痰操作规范
遵循无菌原则,选择合适的吸痰管,轻柔操作,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雾化吸入
根据医嘱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促进排出。
气道管理及吸痰操作
各类导管维护要点
胃管护理
保持胃管通畅,定期更换,防止堵塞和感染。
导尿管护理
保持导尿管通畅,定期更换,防止逆行感染。
伤口引流管护理
保持伤口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物的颜色和量,及时更换敷料。
中心静脉导管护理
定期更换敷料,消毒穿刺部位,预防导管感染。
静脉通路无菌管理
穿刺部位护理
穿刺前严格消毒皮肤,穿刺后定期更换敷料,预防感染。
01
输注液体管理
确保输注液体无菌,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污染。
02
静脉通路监测
定期观察静脉通路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如红肿、渗液等。
03
导管拔除指征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嘱,及时拔除静脉通路导管,减少感染风险。
04
04
并发症预防策略
PART
肺部感染防控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协助患者翻身、拍背,鼓励患者深呼吸和咳嗽,以防止痰液积聚和肺部感染。
口腔卫生护理
每天进行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减少细菌滋生。
空气净化与环境管理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期通风换气,减少探视人员,防止交叉感染。
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避免滥用和耐药性的产生。
深静脉血栓预防方案
肢体活动
鼓励患者早期床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
02
04
03
01
药物预防
根据医嘱给予抗凝药物,如肝素、华法林等,以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血栓形成。
弹力袜和压力泵
使用弹力袜或气压治疗仪,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定期监测
定期检测凝血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应激性溃疡护理干预
给予胃肠道保护剂,如硫糖铝、前列腺素E等,以减少胃黏膜损伤。
胃肠道保护
饮食管理
胃肠减压
心理护理
合理安排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等,以减少胃肠道负担。
对于出现胃肠道出血或穿孔的患者,及时给予胃肠减压,缓解症状。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安慰,缓解紧张情绪,促进溃疡愈合。
05
急救配合流程
PART
心肺复苏配合要点
心肺复苏配合要点
评估患者心跳呼吸情况
开放气道
胸外按压
人工呼吸
检查患者的意识、呼吸和心跳,判断是否需要心肺复苏。
如果患者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以维持血液循环。
采用头仰抬颏法或推举下颌法开放气道,确保呼吸道畅通。
如患者呼吸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