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牛羊住肉孢子虫病防治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6-07约5.12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Q/LB.□XXXXX-XXXX

PAGE2

ICS

FORMTEXT11.220

CCS

FORMTEXTB41?????

FORMTEXT54

FORMTEXT西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FORMTEXT54/TFORMTEXTXXXX—FORMTEXTXXXX

FORMTEXT?????

FORMTEXT牛羊住肉孢子虫病防治技术规程

FORMTEXT点击此处添加标准名称的英文译名

FORMDROPDOWN

FORMTEXT?????

FORMDROPDOWN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

FORMTEXT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DB54/TXXXX—XXXX

PAGE1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DB54/TXXXX—XXXX

目次

TOC\o1-1\h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流行特点 1

5样品的采集、保存和运输 1

6诊断 2

7预防 2

8治疗 3

9检疫监督 3

10人员防护 3

附录A(规范性)压片镜检法 4

附录B(资料性)住肉孢子虫形态 5

附录C(规范性)住肉孢子虫PCR实验方法 6

附录D(规范性)住肉孢子虫防治主要药物及休药期使用规定 7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西藏自治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单曲拉姆、赵霞玲、夏晨阳、石斌、唐文强、刘增强。

牛羊住肉孢子虫病防治技术规程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牛羊住肉孢子虫病的流行特点、样品采集、保存和运输、诊断、预防、治疗、检疫监督及人员防护。

本文件适用于牛羊住肉孢子虫病的防治工作。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6548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住肉孢子虫病

住肉孢子虫侵入中间宿主的各种组织和终末宿主肠道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食源性寄生虫病。

流行特点

宿主特异性

牛羊是住肉孢子虫的中间宿主,犬、猫、狐狸、人类等肉食动物是终末宿主。

传播途径

中间宿主食入被终末宿主粪便污染的饲料或水,终末宿主通过捕食感染的中间宿主而感染。

流行季节

发病多为春、夏季。

样品的采集、保存和运输

样品的采集

采集50g~80g新鲜牛羊肌肉,记录样品采集地点、日期、牲畜种类、年龄、采集部位及病史等内容。

样品的保存和运输

样品低温保存送回实验室,短期在2℃~8℃保存,长期在-20℃及以下保存或浸泡于福尔马林溶液中。

诊断

临床诊断

临床症状

通常表现为食欲减退、贫血、水肿、尾端脱毛并坏死,严重时出现流产、四肢伸直、肌肉僵硬等症状。

病理变化

感染严重时,肉眼可见大量顺肌纤维方向着生的白色条纹或乳白色包囊,肉质糜烂或坏死。若包囊破裂崩解,导致虫体死亡,则会引起局部结缔组织增生和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反应,肌纤维变性、坏死以及进一步发生钙化。

临床结果判定

牛羊出现上述临床症状可判定为疑似住肉孢子虫感染。在病理学检查时发现被检样品中有白色条纹或包囊,即可确诊为住肉孢子虫感染。

实验室诊断

压片镜检法

压片镜检法具体操作见附录A,牛羊住肉孢子虫形态见附录B。

PCR诊断法

PCR诊断具体方法见附录C。

实验室综合判定

压片镜检法和PCR法任一项检测出阳性,即可确诊为住肉孢子虫感染。

预防

粪便无害化处理

加强对住肉孢子虫终末宿主粪便的管理,按GB16548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切断传播途径

圈舍内严禁犬猫,加强对鼠的控制;严防犬、猫等动物粪便接触牛羊饲料及饮水。

环境卫生

定期用25%来苏尔、含氯消毒剂或过氧化物消毒剂交替使用对圈舍进行消毒。发生过本病的区域,消毒后空舍时间不低于30d。

饲养管理

保持圈舍的干净卫生,严格控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