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13T 2038-2014 动物隐孢子虫病防治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6-08约3.4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11.220B41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2038—2014

动物隐孢子虫病防治技术规程

2014-07-07发布2014-07-31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13/T2038—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佩国、李蕴玉、张文香、贾青辉、张香斋、张艳英。

DB13/T2038—2014

1

动物隐孢子虫病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动物隐孢子虫病的诊断和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养殖场(户)、动物疫病诊疗机构对动物隐孢子虫病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3078

GB16548

NY/T388

饲料卫生标准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1949隐孢子虫卵囊检测技术改良抗酸染色法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

5033

无公害食品

生猪饲养管理准则

NY/T

5038

无公害食品

肉鸡饲养管理准则

NY/T

5043

无公害食品

蛋鸡饲养管理准则

NY/T

5049

无公害食品

奶牛饲养管理准则

NY/T

5128

无公害食品

肉牛饲养管理准则

NY/T

5151

无公害食品

肉羊饲养管理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动物隐孢子虫病

由隐孢子虫寄生于动物胃肠道或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内,引起哺乳动物(尤其是反刍动物)的严重腹泻,禽类腹泻及呼吸道卡他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人畜共患原虫病。

4诊断

4.1病原

4.1.1寄生于牛的隐孢子虫主要为微小隐孢子虫(C.patvum)和安氏隐孢子虫(C.andersoni);寄生于羊的隐孢子虫主要为微小隐孢子虫;寄生于猪的隐孢子虫主要为猪隐孢子虫(C.suis)和微小隐孢子虫;寄生于家禽的隐孢子虫主要为贝氏隐孢子虫(C.baileyi)和火鸡隐孢子虫(C.meleagridis)。微

2

DB13/T2038—2014

小隐孢子虫、猪隐孢子虫、火鸡隐孢子虫主要寄生部位为小肠,安氏隐孢子虫为胃,贝氏隐孢子虫为法氏囊和气管。

4.1.2隐孢子虫的发育包括裂体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三个阶段,在发育过程中先后经历卵囊、子孢子、裂殖体、裂殖子、滋养体、配子体和配子,各阶段的发育均在宿主上皮细胞刷状缘的带虫空泡内进行。

4.1.3隐孢子虫卵囊呈圆形或椭圆形,内含4个裸露的香蕉形子孢子和1个圆形残体。成熟卵囊有厚壁和薄壁两种类型,厚壁型卵囊随粪便排出体外,经食源或水源进入下一个宿主体内,形成新的感染,而薄壁形卵囊在原宿主体内即脱囊形成重复感染。

4.2流行病学特点

4.2.1传染源

患病动物和隐性感染动物是隐孢子虫病的主要传染源。

4.2.2传播途径

畜禽主要通过采食被卵囊污染的饲料或饮水经消化道发生感染,家禽也可经呼吸道感染,隐孢子虫在发育过程中,因产生薄壁卵囊而发生自身感染。

4.2.3易感动物和日龄

各种动物均可感染隐孢子虫,反刍动物易感。幼年的动物易被感染而发病,家畜中以犊牛、羔羊、仔猪的发病较为严重,家禽则以雏鸡、火鸡、鹌鹑的发病较为严重。成年动物常表现为无症状隐性感染。

4.3临床症状

4.3.1家畜隐孢子虫病症状表现为:

a)腹泻、粪便带有大量纤维素状物,有时含有血液;

b)精神沉郁、厌食、生长发育停滞,极度消瘦。

4.3.2家禽隐孢子虫病症状表现为:

a)经呼吸道感染时,表现呼吸困难、咳嗽、气喘、打喷嚏,饮欲与食欲下降,生长停滞;

b)经消化道感染时,表现厌食、消瘦、嗜睡、羽毛松乱、下痢。

4.4病理剖检变化

4.4.1家畜隐孢子虫病的变化:

a)消瘦,脱水,肛门附近、尾部、会阴部、大腿及附关节处附有稀粪或粪痂;

b)牛的病变主要在回肠和结肠,羊的病变主要在空肠后段和回肠,猪的病变多局限于结肠部;

c)肠道卡他性及纤维素性炎症,可见出血点。

4.4.2家禽隐孢子虫病的变化:

a)经呼吸道感染时,可见鼻腔、喉头、气管、支气管水肿,并有多量黏液性、泡沫状的渗出物,气囊混浊,肺出现灰红色斑点;

DB13/T2038—2014

3

b)经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