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5305_T85-2022_保山市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_保山市.docx

发布:2025-06-12约3.41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

B38

DB5305

保山市地方标准

DB5305/T85—2022

保山市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05/T85—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件协助单位:龙陵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龙陵县腊勐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隆阳区西邑乡农业

综合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琰聪、谢志坚、刘婷婷、孟静娇、陈国斌、杨纪明、杨建国、李谦、杨茭验、

赵玺、杨才华。

I

DB5305/T85—2022

保山市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保山市青贮玉米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种植区域,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收

获、青贮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市青贮玉米种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T15671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NY/T503单粒(精密)播种机作业质量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2696饲草青贮技术规程玉米

3术语和定义

3.3抽雄期

玉米田50%以上的植株雄穗顶端露出顶叶的时期。

3.4乳熟期

玉米灌浆刚结束的时期,一般在开花授粉后15d~25d,籽粒胚乳细胞的绿色汁液转为白色乳汁。

3.5蜡熟期

禾谷类作物种子成熟过程中继乳熟期后的一个时期,籽粒脱水,胚乳凝缩呈蜡状。

1

DB5305/T85—2022

4种植区域

4.1适宜区域

海拔1400m~1700m,年均温15℃~16℃,年降水量1100mm~1200mm,无霜期300d~320

d的区域。

4.2次适宜区域

海拔700m~1400m,年均温16℃~23℃,年降水量700mm~1100mm,无霜期320d~350d

的区域;海拔1700m~2000m,年均温13℃~15℃,年降水量1200mm~1500mm,无霜期280d~

300d的区域。

5

播前准备

5.1

品种选择

选择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并在当地种子管理部门备案,适宜本地种植的生物产量高、抗病性好、

抗逆性强的青贮玉米品种或粮饲兼用品种。

5.2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规定。包衣种应符合GB/T15671的规定。

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深翻、细耙,使土壤疏松、细碎、平整。低洼地块开好排水沟。

结合整地每667m施用腐熟有机肥1500kg~2000kg、氮肥(N)4.4kg~5.0kg、磷肥(P2O5)

2

6.8kg~7.7kg、钾肥(K2O)5.4kg~6.2kg,或每667m施用腐熟有机肥1300kg~1500kg、复合

2

肥(24-6-10)40kg。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6播种

3月中旬~6月上旬为宜,透雨湿墒后播种。

6.2播种量

2

2

用种量2.0kg~2.5kg。

2

DB5305/T85—2022

6.4规格

6.4.1等行距种植

行距100cm,单株留苗株距16cm~17cm,双株留苗株距32cm~33cm。

6.4.2宽窄行种植

宽行距90cm,窄行距40cm,窄行以错穴三角形种植,单株留苗株距24cm~26cm,双株留苗株距

49cm~51cm。

6.5播种方法

6.5.1露地播种

按种植规格人工开沟条播或打穴点播,播后覆土3cm~5cm,或按种植规格机械化播种,作业质量

应符合NY/T503的规定。

6.5.2覆膜播种

整地理墒后覆盖地膜,依株距破膜打穴播种,播后覆土3cm~5cm。

7田间管理

7.1育苗待补

播种时,用育苗盘或育苗床同期育少量玉米苗,以备补苗。

玉米苗5~6叶期进行间苗、定苗,按计划密度去除病、弱、杂苗,留壮苗。

覆膜栽培玉米定苗后,用细土将玉米苗根部穴孔封严压实。

7.5.1玉米苗6~7叶期,结合中耕除草每667m追施氮肥(N)2.9kg~3.4kg作为苗肥;大喇叭口

2

期,结合中耕培土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