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5305_T 140-2024 保山市小蚕粉状人工饲料共育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4-07-23约3.3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CCSB47

DB5305

保山市地方标准

DB5305/T140—2024

保山市小蚕粉状人工饲料共育技术规程

2024-06-10发布2024-09-11实施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5305/T140—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保山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隆阳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施甸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施甸县酒房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雪峰、陈晓明、杨丽莎、成雅容、番成砖、杨旭、蒋碧婷、范国明、陈云明、杨海、蒋新能、段中伟、杨艳兰、彭丽娜、赵丽。

1

DB5305/T140—2024

保山市小蚕粉状人工饲料共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保山市小蚕粉状人工饲料共育技术的术语和定义、蚕品种选择、饲育准备、共育技术及消毒防病。

本文件适用于家蚕1~2龄粉状人工饲料共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929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NY/T1026养蚕用药技术规程

DB53/T465.1桑蚕第1部分:一代杂交种质量

DB53/T465.3桑蚕第3部分:小蚕共育技术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20年版二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

3.1

小蚕粉状人工饲料

根据小蚕的食性特点和营养要求,用桑叶粉、脱脂大豆粉、微量元素等原料配制加工而成的全价粉

状人工饲料。3.2

小蚕饵料

养蚕前将饲料干粉与水按一定比例调制、蒸煮熟化、灭菌成型后用来喂养小蚕的饲料。

3.3

收蚁

把孵化的蚁蚕收集到蚕箔内开始饲养的操作过程。3.4

起蚕

刚蜕完皮,眠醒的蚕儿为起蚕。

2

DB5305/T140—20243.5

扩座

将蚕座面积扩展到适合蚕的群体生长发育所需面积的操作过程。3.6

小蚕共育

将一定数量的蚕种,统一补催青、收蚁,集中饲养至3龄饷食后,再分发给蚕农饲养的饲育形式。

4蚕品种选择

选择人工饲料摄食性好的蚕品种。蚕种质量应符合DB53/T465.1的规定。

5饲育准备

5.1设施与用具准备

5.1.1共育室选址与建设标准应符合DB53/T465.3的规定。每共育50盒蚕种需30㎡标准饲育室,

配备20㎡人工饲料专用调制操作室。

5.1.2每间饲育室配备安装小蚕环境智能控制系统一套。

5.1.3每盒蚕种配备100cm×80cm×6cm的专用叠式塑料饲育箔3个。

5.1.4其它配套用具:需配备搅拌机、蒸煮机、冰柜、切碎机、共育车、小型磅秤、食品级塑料薄膜(宽

1m)、紫外线消毒灯、臭氧机、酒精喷壶、喂料盆、收蚁袋、专用小蚕网、鹅毛、蚕筷、食品级保鲜袋(40cm×30cm)、一次性手套、脚套、头套、拖鞋、口罩、剪刀、工作服等。

5.2物资准备

按照生产计划订购小蚕粉状饲料、蚕种、酒精、桶装水和蚕用仁香散等。仁香散质量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20年版二部规定。

5.3蚕室蚕具消毒

按NY/T1026规定执行。养蚕前7d,用石灰浆、酒精对饲育室、操作室、器具、蚕具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清洗消毒。

5.4饵料制作

5.4.1制作时间

收蚁前2d~3d制作饵料。

5.4.2制作方法

饲料干粉和包装饮用水按1:1.8的比例调和,充分搅匀后,装入保鲜袋内,每袋装1.4kg,擀平

成3cm厚度的块状,排尽袋内空气,袋口折叠封好再套一个保鲜袋,袋口折好单层平放于蒸盘。

5.4.3蒸煮熟化

电蒸箱加水加热至沸腾,将蒸盘放入蒸箱,蒸煮60min,取出自然冷却,成为块状熟化饵料。

3

DB5305/T140—2024

5.4.4熟料贮藏

熟料自然冷却至常温后,放入冰柜内冷冻贮藏,宜15d内使用完。

5.4.5冻料粉碎

喂蚕前4h~6h取出饲料解冻,待饲料软化能手掰碎时,用切料机进行粉碎,称量备用。

6共育技术

6.1补催青

按DB53/T46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