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清版)DB13∕T 5172-2020 榆黄蘑栽培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6-10约3.77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20B05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5172—2020

榆黄蘑栽培技术规程

2020-03-25发布2020-04-25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3/T5172—2020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农业大学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守勉、李明、田景花、李国杰、张玉铎、向地英、王民乐、赵红、董岩、王田妹、张建山。

DB13/T5172—2020

1

榆黄蘑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榆黄蘑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设施、栽培技术要求、病虫害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榆黄蘑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2728食用菌术语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1742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

NY/T1935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NY/T2375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12728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符合NY/T391的要求,生产用水符合GB5749的规定。生产场地布局合理,原料堆放、处理应远离生产区,其他符合NY/T2375的规定。

5栽培设施

大棚、日光温室、菇房、防空洞、地沟均可作为榆黄蘑栽培设施,要求保温、保湿、通风性能好、便于遮阴。

6栽培技术要求

6.1栽培季节

DB13/T5172—2020

2

农业设施栽培模式,8月下旬至9月中下旬接种,10月上旬至翌年4月上中旬出菇;工厂化栽培模式可周年生产。

6.2品种选择及菌种生产

6.2.1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应符合NY/T1742的规定。

6.2.2菌种生产

菌种生产应符合NY/T528的要求。

6.3培养料选择与处理

6.3.1原料选择

原料应符合NY/T1935的规定,尿素、过磷酸钙应符合NY/T394的要求,用法及用量参见附录A。

6.3.2培养料配制

6.3.2.1培养料配方

发酵料和熟料栽培常用配方参见附录B。

6.3.2.2培养料预处理

玉米芯、豆秸粉碎成0.5cm~1.0cm大小的颗粒,颗粒较大或质地较硬的原材料用清水或1%的石灰水预湿处理12h~24h,以原料充分湿透为宜。

6.3.2.3拌料

按照配方备料,采用二次拌料,先将各种主料加水充分搅拌均匀,堆闷4h~6h,再加入辅料二次搅拌均匀。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60%~65%。

6.3.3培养料堆积发酵

6.3.3.1建堆发酵

将拌好的培养料堆成梯形,底宽1.0m~1.5m、上宽0.8m~1.0m、高1.0m~1.5m,长度不限,表面压平,用直径3cm~5cm的木棒在料堆上面和侧面间隔0.5m打通气孔后覆盖草毡或打孔的塑料膜保温保湿,待料堆中心温度升至56℃时计时,维持24h,然后进行第一次翻堆,翻堆时将上下、里外的料翻匀,当料温再次升温至55℃计时,维持24h,发酵结束。

6.3.3.2发酵料标准

优质发酵料应为棕褐色,无酸臭味、无氨味,有弹性且透气好,适宜含水量为60%~65%,适宜pH值7.5~8.0。

6.4装袋

6.4.1塑料袋规格

DB13/T5172—2020

3

发酵料栽培时,选用聚乙烯塑料袋,规格为长×折径×厚40cm~55cm×22cm~24cm×0.025mm~0.03mm;熟料栽培时,选用聚乙(丙)烯塑料袋,规格为长×折径×厚40cm~45cm×20cm~22cm×0.03mm~0.05mm或36cm~38cm×17cm~18cm×0.03mm~0.05mm。

6.4.2装料

发酵料栽培,采用人工装袋,装袋时用力均匀,采用皮筋或塑料绳封口;熟料栽培,采用机械装袋,袋口用无纺棉或塑料套环封口,装袋后及时灭菌。

6.5灭菌

熟料栽培采用常压或高压灭菌,灭菌操作应符合NY/T528的要求。

6.6接种

发酵料栽培采用四层菌种三层料或三层菌种二层料的开放接种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