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B13∕T 5280-2020 冀中南地区春播油葵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ocx
ICS65.020.20B30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5280—2020
冀中南地区春播油葵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2020-11-19发布2020-12-19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3/T5280—2020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元章、徐桂真、崔彦芹、韩鹏、李和平、李积铭、蹇家利。
DB13/T5280—2020
1
冀中南地区春播油葵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冀中南地区油葵高产栽培的产地环境/土壤条件、播前准备、播种要求、田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收获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冀中南油葵春播种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407.2经济作物种子第2部分:油料类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DB13/T846无公害粮食、油料作物产地环境条件
3基础条件
3.1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DB13/T846的规定。
3.2土壤条件
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方便、透气性好、肥力中等的土壤,非重茬或轮作周期3年以上。
4播前准备
4.1品种选择
选择经过登记的高产、优质、抗病的中早熟品种,如567DW、667DW、767DW等。种子质量按照标准GB4407.2的规定执行。
4.2整地与施肥
冬前浇冻水深翻,结合深翻施入有机肥1500kg~2500kg和复合肥10kg~15kg做基肥。4.3种子处理
4.3.1晒种:播前晒种2d~3d,禁止直接在水泥场面或铁板面上晾晒。
4.3.2拌种:每100kg种子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600ml~800ml。
DB13/T5280—2020
2
5播种
5.1播种时间:覆膜栽培3月上中旬;露地栽培4月上旬。
5.2播种方式:大小行,大行8Ocm,小行40cm;穴播或条播,每穴2粒,播深3cm~5cm,覆土严密。
5.3播种量:每亩300g~400g。
6田间管理
6.1适时定苗:出苗后及时查补苗,3~4对真叶时定苗,每穴留苗1株。
6.2合理密植:3500~4000株/亩。
6.3及时中耕:2~3对真叶时第1次浅中耕,5~6对真叶时第2次中耕。
6.4辅助授粉:蜂源不足的情况下,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将相邻的2个花盘相互轻按即可,避开阴雨及气温≥35℃天气,进行2~3次,间隔3d。
6.5水肥管理:现蕾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5.0kg~7.5kg。灌浆期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300~500倍液。
6.6化学除草
除草剂使用应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
6.6.1苗前除草
播后5天内,每亩用960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100ml~120ml,兑水45L均匀喷施。
6.6.2苗后除草
出苗后,在大部分禾本科杂草处于3~5叶期时,每亩用5%精喹禾灵50ml~60ml或者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40ml~60ml均匀喷雾。
6.7虫害防治
6.7.1物理防治
利用杀虫灯诱杀,按每50亩/灯放置。
6.7.2化学防治
苗期害虫:地老虎、蛴螬、金针虫,播种后用75%辛硫磷乳剂拌成毒土毒砂,每亩撒施20kg~25kg;用毒饵于傍晚施在油葵幼苗旁,每亩撒施4kg~5kg。
中后期主要害虫:棉铃虫、菜青虫。在田间百株有棉铃虫幼虫2~3头时,用4.5%高效氯氰菊酯1000~2000倍液。
6.8病害防治
DB13/T5280—2020
3
6.8.1菌核病
开花前后每亩用75%的肟菌酯戊唑醇18g~20g喷雾,每隔7d~10d喷1次,连喷2次。
6.8.2锈病
用50%的三唑酮600~800倍液喷雾,每隔7d喷施1次,连喷2次。
6.8.3褐斑病
用25%的嘧菌酯1000~1500倍液喷雾,每隔7d喷施1次,连喷2次。
7适时收获及安全储藏
盛花后20d,花盘背面变黄,籽粒变硬时收获。收后及时晾晒,切忌堆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