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清版)DB13∕T 5246-2020 二季作区春马铃薯两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6-09约2.39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7.080.01B31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5246—2020

二季作区春马铃薯两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

2020-09-18发布2020-10-18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3/T5246—2020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淑青、樊建英、封志明、李东玉、相丛超、聂庭彬、麻永红、王海山、贾明飞、李向丽。

DB13/T5246—2020

1

二季作区春马铃薯两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二季作区春马铃薯两膜覆盖栽培的术语和定义、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收获贮藏。

本标准适用于二季作区春马铃薯两膜覆盖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8133马铃薯脱毒种薯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DB13/T2357-2016二季作区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马铃薯二季作区

在张承以外山前平原区,无霜期较长,可春秋两季种植马铃薯的区域。

3.2

两膜覆盖

河北二季作区采用地膜+小拱棚或地膜+大棚种植马铃薯。

4播前准备

4.1地块选择

宜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pH值在6.0~7.5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

4.2整地施肥

土壤封冻前每亩撒施腐熟农家肥2000kg~3000kg或优质商品有机肥100kg~200kg,深耕30cm,整平耙细,土壤上虚下实。灌足冻水。

4.3种薯准备

DB13/T5246—2020

2

4.3.1种薯选择

选用生育期70d左右、结薯集中、抗病、优质、丰产、大薯率高的脱毒种薯。如:石薯1号、费乌瑞它、中薯5号等。种薯质量符合GB18133中一级种薯以上的要求。

4.3.2种薯存放

种薯在通风干燥处摊晾7d~10d,去除病伤薯块,存放于2℃~4℃的室内。

4.3.3种薯催芽

播前25d在有散射光的室内或塑料棚中进行催芽,适宜温度15℃~20℃。薯块堆积厚度2~3层,芽长0.1cm~0.2cm时,分拣出发芽薯块,单层摆放,见光炼芽一周。带芽薯块使用竹筐或纸箱装运。

4.3.4种薯切块

注意切刀消毒,每个切块保证有1~2个健康芽眼,单个芽块不小于25g。切块方法按照DB13/T2357-2016规定执行。

4.3.5芽块处理

薯块切好后用春雷霉素和咯菌腈混匀后拌种或包衣,晾干即可播种。农药使用按照GB/T8321规定执行。

4.4扣棚增温

播前20d~30d扣棚增温。

5播种

5.1播期

二季作区早春拱棚种植马铃薯在2月上中旬,棚内土壤化冻后、温度高于5℃时播种。5.2种植密度

种薯亩用量125kg~150kg。播种行向与大棚的走向一致。采用单行或大垄双行栽培,亩密度4500~5000株。

5.3种肥施用

亩施马铃薯专用肥(N-P2O5-K2O=15-10-20)100kg、辛硫磷颗粒剂3kg~5kg。

5.4播种

5.4.1机械播种

用马铃薯播种机施肥、施药、播薯块、铺滴灌带、覆盖地膜一次完成。

5.4.2人工播种

播种时将薯芽顺垄沟方向摆放培土成垄,培土厚度为8cm~10cm;培好垄后覆盖地膜。

DB13/T5246—2020

3

6田间管理

6.1棚内温度管理

6.1.1出苗前

棚内白天适宜温度控制在30℃以上,夜间20℃以上。

6.1.2出齐苗后

及时通风降低棚内温度进行炼苗。白天保持在16℃~24℃,不超过25℃;夜间保持在15℃~18℃,不低于8℃。

6.2通风管理

棚内温度高于24℃放风,低于14℃关闭通风口。夜间温度稳定在10℃以上时,不关通风口。棚内潮湿,早晨棚内有雾时,应马上通风;浇水后应通风。

6.3揭膜

出齐苗后揭掉地膜,晚霜过后揭棚膜。

6.4水分管理

足墒播种,出全苗后浇第一次水,亩用水量10m3~12m3;现蕾期浇1次水,亩用水量10m3~13m3;初花期浇水1~2次,每次12m3~13m3,盛花期浇水1~2次,每次13m3~1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