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规程.doc
ICS?FORMTEXT65.020.20
CCSFORMTEXTB05
DB54
西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54/TXXXX—XXXX
FORMTEXT
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4/TXXXX—XXXX
PAGE6
目??录
TOC\h\z\t前言、引言标题,1,参考文献、索引标题,1,章标题,1,参考文献,1,附录标识,1,一级条标题,313596946551范围 1
1014578858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10067092263术语和定义 1
18857903164改土 1
19141785864.1增施有机肥 1
1469791954.2种植绿肥 1
6731363154.3土壤pH调节 1
4581938094.4客土 1
21344733685改树 2
3795728415.1深修剪 2
14543070976改种 2
20279927726.1嫁接换种 2
17615574677改园 2
12867903278农事档案管理 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安徽农业大学提出。
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西藏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错那市农牧技术服务中心、宣城市种植业管理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彭传燚、杨云秋、龙雁华、姜浩、蒋正中、冷杨、李天娇、隆英、张群峰、陈勋、李荣荣、姚新华、陈核心、边巴吉巴、旺杰次仁、刘树峰、高学玲。
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规程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低产茶园改造的改土、改树、改种、改园技术规程和农事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低产茶园改造。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767茶树种苗
GB/T42817农产品产地土壤改良剂使用技术规范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低产茶园
指单位面积茶叶产量连续三年低于西藏茶叶主产区平均产量的茶园。
改土
4.1增施有机肥
在离茶树根颈部30cm以外的茶行间开沟深耕30cm以上,增施有机肥,配施磷肥和钾肥。肥料的使用按照NY/T496的规定执行。
4.2种植绿肥
每年9月至10月采修后,在茶行间套作豆科绿肥,翌年绿肥盛花期台刈翻埋。
4.3土壤pH调节
土壤pH值低于4.0的茶园,施用白云石粉、石灰等调节pH值至4.5~6.5范围;土壤pH值高于6.5的茶园,使用酸性肥料或硫磺粉调节。施用要求应符合GB/T42817的相关规定。
4.4客土
砂性土茶园宜培入黏性客土,土壤透气差黏性土茶园宜培入砂性客土,培厚土层;客土可选择周围森林表土、塘泥、草皮土等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改树
5.1深修剪
使用篱剪或修剪机修剪,大叶种茶树剪去树冠表面20cm~30cm枝叶,中小叶种茶树剪去树冠表面10cm~15cm枝叶;要求剪口平滑,枝条修剪处不宜撕裂。
5.2重修剪
在离地40cm~50cm处用修剪机、枝剪等修剪去树冠的1/3~1/2,重新培育树冠,剪口应完整平滑。
5.3台刈
用锋利器具刈去大叶种茶树离地20cm,中小叶种茶树离地5cm~10cm以上的部分,剪口应平滑,不撕裂茎桩,留下5~8个粗壮枝;第二年离地30cm~35cm进行定型修剪;第三年离地45cm~50cm再定型修剪,春茶打顶轻采,夏秋茶留叶采摘;第四年起开始正常采摘,轻修剪。
5.4根系更新
在距离茶树根颈20cm处,深耕40cm~50cm,挖断侧根刺激新根生长,更新茶树根系。
改种
6.1嫁接换种
以原植茶树作为砧木,1年生全木质化枝条为接穗,种苗质量应符合GB11767的规定;采用切接法或劈接法进行嫁接,砧木和接穗削面平滑,形成层对齐,接口绑紧,包扎严密,1年~1.5年后即可采摘。
6.2补植
在缺株的空地,挖深度50cm的种植塘,回表土至塘深2/3处,用腐熟农家肥10kg~15kg,混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