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造价管理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根据2024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深入推进国家标准化发展
纲要各项重点任务实施,以标准有力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标准化更好服务经济社
会高质量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团体标准管理规定》(国标委联[2019]1
号)的相关要求,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批准立项并联合相关单位共同制定《建筑工程项目施工
造价管理技术规范》团体标准。
2、制定背景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造价管理是指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对工程项目所需成本进行预测、
计划、控制和核算的过程。其主要目的是确保工程项目在预算范围内高效、合理地使用资源,
控制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并保证工程质量。施工造价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活动,涉及
工程技术、经济、法律和管理等多个领域,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有效的施工造价管
理,可以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率,减少成本超支的风险,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制定标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造价管理技术规范》的项目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工程项目经济效益
通过规范施工造价管理,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工程项目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从而提
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这有助于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
合理的造价管理能够确保工程项目有足够的资金用于采购优质材料和采用先进的施工
技术,从而保障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这有助于减少因资金不足导致的材料以次充好、施工质
量不达标等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造价管理技术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可以为建筑行业提供一个统一
的造价管理标准,有助于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减少恶意竞价、低价中标等不良现象。这有助
于营造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规范的造价管理要求建筑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造价管理体系,提高造价管理人员的专业
素质和管理能力。这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五、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合理的造价管理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建筑行业的技术
进步和产业升级。同时,规范的造价管理也有助于引导企业采用更加环保、节能的施工技术
和材料,推动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
六、增强国际竞争力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建筑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规范的造价管理可
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规则,提高企业的国际化水平,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
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声誉。
3、起草过程
3.1标准研制阶段
2024年8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务院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
改革方案》等文件的要求,按照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团体标准的制修订程序组织有关技
术人员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确定标准名称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造价管理技术规范》。
2024年9月,标准起草工作组收集、整理相关标准化资料、专业文献等,为本文
件的编制提供参考,并通过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实际生产情况,经成分分析、研讨、
论证后编写完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造价管理技术规范》初稿和立项申请书。
3.2标准立项阶段
2024年10月18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正式发布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造价管理技
术规范》团体标准立项通知,并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进行公示。
3.3标准起草阶段
2024年10~11月,就标准初稿,标准起草工作组成员通过相关信息化手段进行多
次内容讨论和交流,并向相关单位和专家咨询,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充分论证的基
础上,对标准初稿中做了修改。
3.4征求意见阶段
……
3.5技术审查阶段
……
二、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一)编制原则
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标准起草工作组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编写,主要遵循以
下原则:
(1)协调性:保证标准与国内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协调一致。
(2)规范性:严格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
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保证标准的编写质量。
(3)适用性:结合产品生产企业管理实践和产品的主要环境影响,提出对企业产品的
具体质量要求和生产经营规范。
(二)主要内容及其确定依据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造价管理的总体要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