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法》及《保密法实施条例》知识测试题与答案.pdf
《保密法》及《保密法实施条例》知识测试题与答案
一、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颁布时间是?
A.1988年
B.1990年
C.2008年
D.2010年
参考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于2010年4月29日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
2.下列哪项不属于国家秘密的密级?
A.绝密
B.机密
C.秘密
D.内部
参考答案:D
解析: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内部不属于国家秘密的密级。
3.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多少年?
A.10年
B.20年
C.30年
D.50年
参考答案:C
解析:根据《保密法》规定,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有特殊规定外,绝密级事项不超过三十
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十年。
4.下列哪类人员不属于涉密人员?
A.制作国家秘密的人员
B.知悉国家秘密的人员
C.保管国家秘密的人员
D.使用国家秘密的人员
参考答案:B
解析:涉密人员是指因工作需要,接触、知悉、管理和使用国家秘密的人员。知悉国家秘密的
人员并不一定属于涉密人员,只有因工作需要而知悉的才属于涉密人员。
5.下列哪项不属于保密法规定的保密制度?
A.涉密人员的保密教育制度
B.国家秘密的定密制度
C.国家秘密的解密制度
D.国家秘密的公开制度
参考答案:D
解析:保密法规定了多项保密制度,包括涉密人员的保密教育制度、国家秘密的定密制度、国
家秘密的解密制度等,但国家秘密的公开制度不属于保密法规定的制度。
二、填空题
1.
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
的事项。
参考答案:国家安全、法定程序、一定时间、一定范围
2.定密责任人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及时确定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
参考答案: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
3.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国家保密标准配备保密设施、设备,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参考答案:国家保密标准、保密设施、设备、定期、安全检查
4.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获取、持有、使用、复制、记录、存储国家秘密。
参考答案:非法、获取、持有、使用、复制、记录、存储
5.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保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违反保密法律法规的行为,应当及时纠正并
依法处理。
参考答案: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检查、违反、保密法律法规、及时纠正、依法处理
三、判断题
1.国家秘密的密级和保密期限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参考答案:错误
解析:国家秘密的密级和保密期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更。
2.涉密人员可以在任何情况下携带国家秘密载体出境。
参考答案:错误
解析:涉密人员携带国家秘密载体出境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未经批准不得携带出境。
3.国家秘密的解密由原定密单位或者其上级单位决定。
参考答案:正确
解析:国家秘密的解密由原定密单位或者其上级单位决定,符合保密法的规定。
4.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违反保密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举报。
参考答案:正确
解析:保密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违反保密
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举报。
5.涉密信息系统可以不进行安全保密测评。
参考答案:错误
解析:涉密信息系统必须进行安全保密测评,确保其符
合国家保密标准。
四、简答题
1.简述国家秘密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
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
的事项。其基本特征包括:
1.
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国家秘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一旦泄露,可能对国家安全和
利益造成损害。
2.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国家秘密的确定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不能随意确定。
3.一定时间内有效: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是有限的,超过保密期限后,一般应当解密。
4.限定知悉范围: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是有限的,只有特定范围内的人员才能知悉。
2.简述定密责任人的职责。
参考答案:
定密责任人的职责主要包括:
1.确定国家秘密:根据工作需要,及时确定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
2.变更和解除国家秘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变更或解除国家秘密的密级和保密期限。
3.
指导和监督定密工作:对下级单位的定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定密工作的规范性和准确
性。
4.报告定密情况:定期向上级单位报告定密工作情况,确保定密工作的透明和可控。
3.简述涉密人员的保密义务。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