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清版)DB62∕T 4059-2019 马铃薯品种 定薯4号.docx

发布:2025-06-07约2.79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7.060

B21

DB62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4059—2019

马铃薯品种定薯4号

2019-12-01实施2019-10-23发布

2019-12-01实施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2/T4059—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甘肃省粮食作物栽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磊、边彩燕、李德明、姚彦红、李亚杰、李城德、王娟、潘晓春、董爱云、刘惠霞、李丰先、牛彩萍、刘荣清、冯梅。

I

学兔兔标准下载

DB62/T4059—2019

马铃薯品种定薯4号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品种定薯4号的品种来源、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块茎品质、产量结构、栽培要点及适种区域。

本标准适用于马铃薯品种定薯4号的品种鉴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500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5009.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

GB5009.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淀粉的测定

GB5009.8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淀粉的测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定薯4号

是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通过杂交育种选育而成的马铃薯品种,原代号D0506-5,2016年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审定编号:甘审薯2016006。

4品种来源

4.1母本:定薯1号。

4.2父本:陇薯5号。

4.3育种方法:杂交育种。

5植物学特征

5.1幼芽性状

5.1.1幼芽基部形状:圆锥形。

5.1.2幼芽基部颜色:紫红色。

5.1.3幼芽顶部形状:居中。

1

学兔兔标准下载

2

DB62/T4059—2019

5.1.4幼芽顶部颜色:紫红色。

5.1.5幼芽基部茸毛密度:密。

5.1.6幼芽顶部茸毛密度:中。

5.2植株性状

5.2.1叶色:绿色。

5.2.2茎色:绿色。

5.2.3花冠形状:星形。

5.2.4花冠色:紫色。

5.2.5重瓣花:无。

5.2.6开花繁茂性:多。

5.2.7主茎数:2个~3个。

5.2.8株高:60cm~70cm。

5.2.9株型:半直立。

5.2.10天然结实性:弱。

5.3块茎性状

5.3.1薯形:圆形。

5.3.2皮色:淡黄色。

5.3.3肉色:黄色。

5.3.4薯皮类型:略粗。

5.3.5芽眼数:少。

5.3.6结薯习性:集中。

5.3.7薯块形成期:中早。

5.3.8薯块膨大速度:较快。

5.3.9结薯部位:集中。

5.3.10芽眉形状:明显。

5.3.11薯块整齐度:整齐。

6生物学特性

6.1熟性:晚熟。

6.2生育期:从出苗到成熟112d~117d。

6.3抗病性:抗马铃薯花叶病毒(病情指数为8.8),抗晚疫病(按5级标准划分:病级为1~2级)。

7块茎品质

7.1干物质含量:22.0%~28.4%,按照GB5009.3测定。

7.2粗蛋白含量:2.2%~2.6%,按照GB5009.5测定。

DB62/T4059—2019

学兔兔标准下载

7.3还原糖含量:0.14%~0.18%,按照GB5009.7测定。

7.4维生素C含量:11.6mg/100g~16.6mg/100g,按照GB5009.86测定。

7.5淀粉含量:15.1%~20.2%,按照GB5009.9测定。

8产量结构

8.1单株结薯数:4.9个~5.9个。

8.2平均单薯重:120g~130g。

8.3大中薯率:86%~90%。

8.4产量:1750kg/666.7m2~2500kg/666.7m2。

9栽培技术要点

9.1播种期:在10cm土层温度稳定通过8℃一周后播种。

9.2种薯准备:播种前7d催芽,在室内或防雨大棚内(18℃~20℃),地上铺垫10cm湿润沙土或疏松细土,将种薯摊成10cm~20cm薄层后,上盖5cm过筛的沙土或细土,喷水湿润土壤(半湿状态、手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