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B62∕T 4023-2019 旱作区马铃薯-蚕豆轮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ocx
ICS65.020.20
B05
DB62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4023—2019
旱作区马铃薯/蚕豆轮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2019-09-30实施2019-09-03发布
2019-09-30实施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2/T4023—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甘肃省粮食作物栽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兰州市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平、郭小俊、谢成俊、王国宇、贺建华、代立兰、潘艳花、胡建萍、魏珑、
陈娟、王镭。
I
学兔兔标准下载
DB62/T4023—2019
旱作区马铃薯/蚕豆轮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蚕豆轮作栽培的术语、定义、要求、轮作栽培种植技术、马铃薯/蚕豆轮作的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和贮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降雨量在200mm~500mm的雨养地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3735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NY/T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DB62/T2457马铃薯机械化播种作业技术规范
3定义和术语
下列定义和术语适用于本文件。
3.1
轮作
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际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
3.2
半膜垄面种植
采用人工或马铃薯机械化起垄,选用黑色农用地膜。垄中间开有10cm深微沟,垄两侧点种马铃薯,形成“M”型微沟垄面。同时,在地膜两侧进行机械覆土整压,垄沟覆盖秸秆。使用农用地膜应符合GB13735的规定。
3.3
全膜覆土穴播
整地后再用地膜全面覆盖,在地膜上均匀覆一层厚度约1cm的细绵土,然后用穴播机播种的一种旱作农业栽培方式。
4土壤环境
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要求。
5马铃薯/蚕豆轮作高产栽培主要技术要求
1
学兔兔标准下载
2
DB62/T4023—2019
5.1马铃薯/蚕豆轮作种植方式及时间
马铃薯/蚕豆轮作栽培方式,即为马铃薯年际间进行轮作。耕地坡度要求在25度以下,以平地为主,易于机械操作。种植时间与方式见表1。
表1马铃薯/蚕豆轮作下的作物种植方式及种植时间
轮作顺序
作物种类
地膜颜色
种植方式
种植时间
马铃薯
马铃薯
黑膜
半膜垄面种植
15/4~15/5
蚕豆
蚕豆
白膜
全膜覆土穴播种植
15/3~25/3
5.2马铃薯/蚕豆轮作前深松土壤整地
马铃薯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深耕晒垡耙磨,清除杂草、地膜等杂物。前茬马铃薯秋天收获后继续深松耕,深度为22cm~30cm。
5.3轮作下的马铃薯、蚕豆施肥
5.3.1马铃薯施肥
采用农家肥作为底肥。选用堆制腐肥45000kg/hm2,马铃薯专用复合肥1200kg/hm2,或纯N180kg/hm2~260kg/hm2+P?Os100kg/hm2~150kg/hm2+K?O150kg/hm2。肥料使用符合NY/T394的要求。
5.3.2蚕豆施肥
结合整地,深翻施入优质腐熟农家肥为45000kg/hm2,纯N120kg/hm2,P?Os90kg/hm2。
5.4轮作下的马铃薯种植技术
5.4.1覆膜
起垄,选用宽120cm,厚0.01mm以上的黑色农用地膜。机械操作形成垄高18cm,大垄宽80cm,中间开有10cm深微沟,垄两侧点种马铃薯,行距60cm,株距40cm,垄沟宽40cm,形成“M”型微沟垄面进行覆膜。同时,在地膜两侧机械进行覆土整压,要求压实、压严。同时,在垄面“M”型微沟上打集雨孔,每隔20cm进行留孔。
5.4.2种子准备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品种选择耐旱性强、适应性广、株型紧凑、商品性好、薯型好、产量高及品质优的稳产品种,以中晚熟为主。用脱毒种薯做种,淘汰带病、长尾芽的马铃薯种薯。小薯直接播种,若种薯为大薯进行切块,切块前刀具要用0.1%高锰酸钾进行消毒,切成30g~50g大小的薯块,每个薯块留1个~2个芽眼,采用甲霜灵锰锌浸种,晾干后待播。
5.4.3播种
人工播种
马铃薯在4月底至5月中旬之间进行播种。采用马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