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新科粤版九年级上册2.3辨别物质的组成教案2025秋.pdf
2.3辨别物质的组成
【素养目标】
1.认识常见元素,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与符号
2.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3.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以及元素符号的意义
4.认识科学分类的的依据和方法
5.领悟自然界基本组成的简单性,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教学重点】
1.初步学鼻用元素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用微粒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2.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的记忆与书写
【教学难点】
1.元素概念的理解
2.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区分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展示一些食品的商标,让学生找出一些成分的含量(如铁元素、钙元素等)
[过渡]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图片,这是矿泉水的标签标签中列出了若干矿物元素的含量,
作为该饮用水的理化指标
那什么是元素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提出问题]在二氧化碳(C02)、水(H20)和氧气(02)的分子中,共同的原子是哪种?它
们的核电荷数是多少?
[学生回答]氧原子,8O
[讲师讲解]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许多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而分子则由原子构
成例如,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
子构成,这些不同分子中的氧原子的原子核内都含有8个质子,即核电荷数为8化学上将质子
数(即核电荷数)为8的所有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同样,将质子数为6的所有碳原子统称为碳元
素,将质子数为1的所有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
[小结]同一类原子的原子核里都含有相同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在化学上,把具有相同
核电荷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教师提问]区分钙元素和锌元素,关键看什么?判断某两个原子是否为同种元素的依据是什
么?
[学生回答]核电荷数或质子数
[教师讲解]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不同即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核
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相同,元素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不同,元素不同
[学生练习]例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KMnO4是由钾、镒、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2)KMnO4是由一个钾元素、-个镒元素、四个氧元素组成的
1
[答案](1)正确(2)错误
[教师讲解]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是一个宏观概念,因此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阅读]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53知识视窗内容,讨论员,笊,氤共同的和不同的特征
[分析解释]员,笊,氤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都属于氢元素
[小结](1)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2)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电子数
不一定相同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如碳12(6质子6中子)、碳13(质子7中子)②
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不同:如Fe2+、Fe3+、Feo(3)宏观概念: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跟踪练习]下列说法有没有错误?将错误的说法加以改正
(1)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硫中含有硫和氧两个元素
(3)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
答案:(1)错误,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
(2)错误,二氧化硫中含有硫和氧两种元素
(3)错误,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教师讲述]物质的组成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描述,其中元素是从宏观上对物质组成
进行的描述,而分子、原子是从微观上对物质构成进行的描述元素是宏观概念,只有种类之分,
没有数量之别在讨论物质的组成时,一般用“某物质由什么元素组成”来描述,其中只涉及类
别而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而分子、原子、离子等是微观概念,既有种类之分又有数量之别,当
讨论物质的微观结构时,一般用“某某物质由什么分子(或原子、离子)构成”“每个某分子是由多
少个某原子构成的”一般是“元素”与组成”匹配,而“分子或原子”与“构成”匹配
[学生活动]请根据所学内容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成
元素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