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科患者交接制度.docx
转科患者交接制度
总则
为确保转科患者的医疗安全和护理连续性,规范转科患者交接流程,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各科室之间的患者转科交接工作。
转出科室职责
评估与告知
1.当患者需要转科时,经治医生应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目前诊断、治疗情况、病情稳定程度、转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
2.医生需提前与转入科室进行沟通,介绍患者的基本情况、诊断、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转科目的,征得转入科室同意后,下达转科医嘱。
3.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告知转科的原因、时间、注意事项及转入科室的相关信息,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病历整理与准备
1.医生负责整理患者的病历资料,确保病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病历中应包含患者的基本信息、入院记录、检查检验报告、病程记录、医嘱单等。
2.将病历资料按规定顺序整理并装订,在病历上注明转科信息,如转科时间、转入科室等。
物品准备
1.护士根据患者的病情准备好转科所需的物品,如病历、检查检验报告、药品、护理记录单等。
2.对于使用特殊医疗设备(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的患者,应确保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并准备好足够的耗材和备用电源。
患者护理与交接
1.护士在患者转科前,应完成必要的护理操作,如测量生命体征、更换床单、整理个人物品等。
2.对于病情较重、需要特殊护理的患者,应安排专人护送,并携带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3.护送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确保患者在转科过程中的安全。
记录与报告
1.护士应在护理记录单上详细记录患者转科的时间、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用药情况等信息。
2.转出科室医生应及时向转入科室医生进行口头交班,介绍患者的病情、治疗经过、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治疗计划。
转入科室职责
接收准备
1.转入科室在接到患者转科通知后,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如准备病床、急救设备、药品等。
2.安排专人负责接收患者,做好交接准备。
病情评估与交接
1.患者转入后,转入科室医生应立即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伤口情况等,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
2.转入科室护士与转出科室护士进行详细的护理交接,包括患者的护理级别、饮食要求、特殊护理措施等。
3.双方核对患者的病历资料、物品等,确保交接无误。
治疗与护理
1.转入科室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新的治疗方案,并及时下达医嘱。
2.护士按照医嘱为患者实施治疗和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记录与报告
1.转入科室护士应在护理记录单上详细记录患者转入的时间、生命体征、病情评估情况、治疗护理措施等信息。
2.转入科室医生应及时将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情况报告上级医生,并做好病程记录。
交接流程与要求
书面交接
1.转出科室护士应填写转科患者交接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生命体征、目前治疗情况、护理措施等。
2.转入科室护士在接收患者时,应认真核对交接单的内容,如有疑问应及时与转出科室护士沟通。
口头交接
1.转出科室医生和护士应向转入科室医生和护士进行口头交班,重点介绍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经过、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治疗计划。
2.口头交接应在患者床旁进行,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床边交接
1.护送人员将患者安全送至转入科室后,应与转入科室护士进行床边交接。
2.床边交接内容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伤口情况、输液情况、皮肤情况等。
3.双方共同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特殊情况处理
紧急转科
1.对于病情危急需要紧急转科的患者,转出科室应立即通知转入科室,并安排专人护送,同时携带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2.转入科室应优先安排患者的接收和治疗,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
转科途中病情变化
1.如患者在转科途中出现病情变化,护送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并及时与转出科室和转入科室联系。
2.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必要时可返回转出科室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交接争议处理
1.如在转科患者交接过程中出现争议,双方应及时沟通协商,以患者的利益为出发点,妥善解决问题。
2.如协商无果,应及时报告医院相关部门,由医院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处理。
监督与管理
科室自查
1.各科室应定期对转科患者交接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科室应建立转科患者交接登记本,记录患者的转科情况和交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医院检查
1.医院护理部、医务科等部门应定期对各科室的转科患者交接工作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交接流程的执行情况、交接记录的完整性等。
2.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反馈给相关科室,并督促其整改。
持续改进
1.医院应根据转科患者交接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