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住院患者转科交接制度和流程.docx

发布:2025-05-22约4.49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住院患者转科交接制度和流程

目的

为确保住院患者在转科过程中的医疗安全与连续性,规范转科交接流程,保障患者能够获得无缝隙的医疗服务,避免因交接不当导致的医疗差错和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适用范围

适用于医院内各科室之间住院患者的转科交接工作。

职责

1.转出科室责任

-转出科室医生负责评估患者是否符合转科指征,确定转科的必要性和时机,并开具转科医嘱。

-转出科室护士负责落实转科医嘱,做好患者及家属的转科告知工作,整理病历资料,与转入科室进行详细的交接。

2.转入科室责任

-转入科室医生在接到转科通知后,应及时做好接收患者的准备工作,包括安排床位、评估患者病情并制定相应的诊疗计划。

-转入科室护士负责接收患者,与转出科室护士进行详细的交接,安置患者并做好护理工作。

转科指征

1.病情需要

-患者的病情在原科室已无法得到有效治疗,需要转入更专业的科室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例如,普通内科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衰竭,需要转入呼吸内科或重症医学科进行呼吸支持治疗。

-患者的病情在原科室治疗过程中出现了新的情况,需要其他科室的专业技术和设备进行处理。如外科手术后患者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需要转入心内科进行会诊和治疗。

2.医疗资源优化

-当原科室床位紧张,而患者的病情相对稳定,适合在其他科室继续治疗时,为了合理利用医院的医疗资源,可将患者转至有空闲床位的科室。

-某些特殊检查或治疗在其他科室更为方便和专业,为了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可将患者转科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转科告知

1.医生告知

-转出科室医生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转科的原因、目的、转入科室的基本情况以及转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同意,并在《转科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确认。

-对于病情较重或特殊情况的患者,医生还应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解答他们的疑问,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

2.护士告知

-转出科室护士在执行转科医嘱前,应再次向患者及家属强调转科的时间、流程和注意事项,如携带个人物品、转科途中的配合等。

-护士应告知患者及家属转入科室的位置、联系电话等信息,方便他们在转科后与转入科室进行沟通。

病历资料交接

1.转出科室准备

-转出科室护士应在患者转科前,整理好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住院病历、医嘱单、检查检验报告、护理记录等,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对于正在进行的特殊治疗或检查,如输液、输血、氧气吸入等,护士应在病历上详细记录治疗的起止时间、药物名称、剂量、滴速等信息。

2.交接方式

-转出科室护士应亲自将患者的病历资料带到转入科室,与转入科室护士进行当面交接。交接过程中,双方应认真核对病历资料的内容,确保无误。

-对于一些重要的检查检验报告,如CT、MRI等影像资料,转出科室护士应妥善保管,并在交接时向转入科室护士说明情况。

病情交接

1.转出科室护士评估

-转出科室护士在患者转科前,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症状体征、治疗情况、护理措施等,并做好记录。

-对于病情较重或有特殊情况的患者,护士应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并向转入科室护士进行重点交接。

2.交接内容

-转出科室护士在与转入科室护士交接时,应详细介绍患者的病情,包括入院诊断、目前诊断、病情变化、治疗经过、用药情况、过敏史等。

-护士还应向转入科室护士说明患者的护理重点和注意事项,如饮食要求、活动限制、特殊护理操作等。

物品交接

1.患者个人物品

-转出科室护士应协助患者整理好个人物品,如衣物、生活用品等,并在交接时与转入科室护士进行核对,确保物品的数量和质量无误。

-对于患者的贵重物品,如现金、首饰等,护士应提醒患者妥善保管,避免丢失。

2.医疗物品

-转出科室护士应将患者的医疗物品,如氧气袋、心电监护仪、输液泵等,一并带到转入科室,并与转入科室护士进行交接。交接过程中,双方应检查医疗物品的性能和状态,确保其正常使用。

交接记录

1.转出科室记录

-转出科室护士应在患者转科后,及时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转科的时间、去向、患者的病情及交接情况等信息。记录应准确、完整、清晰。

-医生应在病历中记录转科的原因、目的、转入科室等内容,并签署姓名和日期。

2.转入科室记录

-转入科室护士在接收患者后,应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患者的转入时间、生命体征、病情及交接情况等信息。

-转入科室医生应及时为患者进行查房,评估患者的病情,并在病历中记录转入后的诊疗计划。

监督与管理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