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运输管理库存控制.pptx
仓储运输管理库存控制
演讲人:
日期:
CATALOGUE
目录
01
仓储管理基础
02
运输流程优化
03
库存控制方法
04
信息化技术应用
05
成本管理策略
06
风险管理与趋势
01
仓储管理基础
仓储功能与分类
01
仓储功能
储存商品、调节供需、保障生产、销售顺畅、降低成本、提供增值服务。
02
仓储分类
按功能分为储存仓库、转运仓库、加工仓库等;按存储货物类型分为原材料仓库、半成品仓库、成品仓库等。
库区布局规划原则
符合工艺流程、方便货物存取、有效利用空间、确保安全。
布局原则
直线布局、U型布局、环形布局等,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
布局方式
合理划分存储区、作业区、办公区等,确保各区域互不干扰。
库区划分
仓储设备管理标准
设备管理
制定科学的设备使用、维护保养计划,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03
根据货物特性、存储需求等选择合适的设备,确保设备质量可靠、性能稳定。
02
设备选用
设备种类
货架、托盘、叉车、自动化立体仓库等。
01
02
运输流程优化
运输模式选择策略
根据货物的特性、运输距离和交货期等因素,选择最经济的运输方式,如公路、铁路、水路或航空运输。
运输成本分析
运输模式组合
运输服务商选择
结合多种运输模式,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
选择信誉良好、服务优质的运输服务商,确保运输安全和可靠性。
配送路径优化方法
路径规划算法
采用最短路径算法、节约里程算法等数学方法,优化配送路径,减少运输时间和里程。
01
实时交通信息应用
利用实时交通信息,动态调整配送路径,避免交通拥堵和延误。
02
配送节点布局
合理布局配送节点,如仓库、中转站等,以提高配送效率和降低配送成本。
03
制定科学的运输计划,合理安排运输资源和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运输计划优化
采用现代化的装卸和分拣设备,提高货物装卸速度和分拣准确性。
货物装卸与分拣自动化
建立运输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运输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跟踪,提高运输透明度和效率。
运输跟踪与信息管理
运输效率提升措施
03
库存控制方法
ABC分类法应用
ABC分类法概述
ABC分类法的作用
ABC分类法的实施
根据库存物资的重要程度,将物资分为A、B、C三类,A类物资为重点管理对象,B类物资为次重点管理对象,C类物资为一般管理对象。
通过对物资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别的物资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如A类物资需经常盘点、严格控制库存量等,C类物资可适当减少管理投入。
提高库存管理效率,降低库存成本,同时保证重要物资的供应。
安全库存设定逻辑
指为了预防不确定性因素(如需求波动、供应延迟等)而设置的库存量,以保障生产和销售的正常进行。
安全库存的概念
安全库存的设定方法
安全库存的调整
根据历史销售数据、供应链稳定性、采购周期等因素,利用统计模型或经验公式计算出合理的安全库存量。
随着市场环境和供应链状况的变化,定期对安全库存量进行评估和调整,以确保其合理性和有效性。
动态库存监控机制
实时库存监控
通过信息系统实时跟踪库存量,及时发现库存异常或短缺情况。
01
库存预警系统
设定库存预警线,当库存量接近或低于预警线时,系统自动发出补货或采购指令。
02
库存周转率分析
通过计算库存周转率,评估库存管理的效率,及时发现并解决库存积压问题。
03
04
信息化技术应用
物联网技术集成方案
通过RFID、传感器等设备实时采集仓库及物流信息,实现全天候监测。
物联网设备监控
通过无线网络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数据中心,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完整性。
物联网设备数据传输
将物联网设备与WMS、TMS等系统无缝对接,实现数据共享和流程协同。
物联网设备与系统融合
WMS系统功能模块
入库管理
库存管理
出库管理
订单管理
包括入库通知、收货、验货、入库上架等流程,提高入库效率和准确性。
根据订单或出库指令,进行拣货、出库、发货等操作,确保出库货物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实时更新库存信息,包括库存数量、位置、状态等,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实现订单接收、处理、分配、跟踪等功能,提高订单处理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大数据分析预警模型
库存分析
物流分析
质量分析
风险预警
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库存趋势,及时发现库存积压和缺货情况。
对物流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优化运输路线和配送策略,降低物流成本。
根据质量数据,进行质量追溯和追踪,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建立风险预警模型,对潜在的风险进行预测和识别,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05
成本管理策略
仓储成本控制要点
仓库选址与布局优化
选择交通便利、租金低廉的地理位置,合理规划仓库内部布局,减少货物搬运和储存成本。
02
04
03
01
仓储作业效率提升
优化仓储作业流程,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库存管理系统应用
采用先进的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