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力学练习--答案.doc
一、填空题
1.等截面直杆扭转问题中,的物理意义是:杆端截面上剪应力
对转轴的矩等于杆截面内的扭矩M。
2.在弹性力学里分析问题,要考虑静力学、几何学和物理学三方面条件,分别
建立三套方程。
3.弹性力学研究弹性体由于受外力作用、边界约束或温度改变等原因而发生的应力、形变和位移。
4.在弹性力学中规定,线应变以伸长时为正,缩短时为负,与正应力的正负号规定相适应。
5.弹性力学的基本假定为:连续性、完全弹性、均匀性、各向同性、小变形性。
6.一组可能的应力分量应满足:平衡微分方程、相容方程(变形协调条件)。
7.最小势能原理等价于弹性力学基本方程中:平衡微分方程、应力边界条件。
8.在弹性力学中规定,切应变以直角变小时为正,变大时为负,与切应力的正负号规定相适应。
9.物体受外力以后,其内部将发生内力,它的集度称为应力。与物体的形变和材料强度直接有关的,是应力在其作用截面的法线方向和切线方向的分量,也就是正应力和切应力。应力及其分量的量纲是L-1MT-2。
10.表示应力分量与体力分量之间关系的方程为平衡微分方程。
11.边界条件表示边界上位移与约束,或应力与面力之间的关系式。分为位移边界条件、应力边界条件和混合边界条件。
12.按应力求解平面问题时常采用逆解法和半逆解法。
13.弹性力学平衡微分方程、几何方程的张量表示为:,
14.平面问题分为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
15.每个单元的应变一般总是包含着两部分:一部分是与该单元中各点的位置坐标有关的,是各点不相同的,即所谓变量应变;另一部分是与位置坐标无关的,是各点相同的,即所谓常量应变。
16.为了能从有限单元法得出正确的解答,位移模式必须能反映单元的刚体位移和常量应变,还应当尽可能反映相邻单元的位移连续性。
17.有限单元法首先将连续体变换成为离散化结构,然后再用结构力学位移法进行求解。其具体步骤分为单元分析和整体分析两部分。
18.为了使得单元内部的位移保持连续,必须把位移模式取为坐标的单值连续函数,为了使得相邻单元的位移保持连续,就不仅要使它们在公共结点处具有相同的位移时,也能在整个公共边界上具有相同的位移。
19.每个单元的位移一般总是包含着两部分:一部分是由本单元的形变引起的,另一部分是由于其他单元发生了形变而连带引起的。
20.为了提高有限单元法分析的精度,一般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将单元的尺寸减小,以便较好地反映位移和应力变化情况;二是采用包含更高次项的位移模式,使位移和应力的精度提高。
二、判断题
1、连续性假定是指整个物体的体积都被组成这个物体的介质所填满,不留下任何空隙。(√)
2、均匀性假定是指整个物体的体积都被组成这个物体的介质所填满,不留下任何空隙。(×)
3、表示位移分量与应力分量之间关系的方程为物理方程。(×)
4、当物体的位移分量完全确定时,形变分量即完全确定。(√)
5、连续性假定是指整个物体是由同一材料组成的。(×)
6、平面应力问题与平面应变问题的物理方程是完全相同的。(×)
7、按应力求解平面问题,最后可以归纳为求解一个应力函数。(×)
8、在有限单元法中,结点力是指单元对结点的作用力。(×)
9、在有限单元法中,结点力是指结点对单元的作用力。(√)
10、当物体的形变分量完全确定时,位移分量却不能完全确定。(√)
11、在平面三结点三角形单元的公共边界上应变和应力均有突变。(√)
12、按应力求解平面问题时常采用位移法和应力法。(×)
13、表示应力分量与面力分量之间关系的方程为平衡微分方程。(×)
三、问答题
1.试简述力学中的圣维南原理,并说明它在弹性力学分析中的作用。
任意截面的弯矩为
截面惯性矩为
由材料力学计算公式有:(1)
(2)由平衡微分方程求、
平衡微分方程:
其中:,将式(1)代入式(2),有
将(1)代入(2),有
积分上式,得
利用边界条件:
有:得
(4)
将式(4)代入式(3),有
得
积分得:
利用边界条件:
,。
得:
由第二式,得
将其代入第一式,得
,自然成立。
将、代入的表达式,有
(5)
所求应力分量:
2、已知应力分量,,,体力不计,Q
为常数。试利用平衡微分方程求系数C1,C2,C3。
解:
将所给应力分量代入平衡微分方程
得
即
由x,y的任意性,得
由此解得,,,
3、已知应力分量,,,判断该应力分量是否满足平衡微分方程和相容方程。
解:
将已知应力分量,,,代入平衡微分方程
可知,已知应力分量,,一般不满足平衡微分方程,只有体力忽略不计时才满足。
按应力求解平面应力问题的相容方程:
将已知应力分量,,代入上式,可知满足相容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