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的作业设计案例2.pdf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的作业设计案例
——启趣融法赋能
掌握好综合性学习略对提高学生语文整体素养意义重大,并将终生受用,统编教
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单元设计正是引导从单一学习转向综合性学习的有效途径。而本文
试图以“传统节日为例来探索对于综合性学习的作业设计,主要通过项目实践、主题化
阅读、多元化习作三个层面设计,让学生有效开展综合性学习,达到切实提高学生的综
合素养的目的。
当前,大家都在谈优化作业设计,特别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关
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给广大教师提出的
要求是对于作业的设计要从形式、内容和作用等几个维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实“负
担”的多少不仅取决于作业量和作业时间,更取决于作业的内容和形式。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把语文的工具件和人文件两者融合起来,既
看中语文表达形式和表达内容的融合,又关注对学生思想情感潜移默化的影响,把语文
训练放到实际生活中完成,更侧重于语文的实用性训练。如果我们能更多地关注学牛.真
实的学习体验,少一些机械、重复的作业,多一些需要学生知、情、行深度卷入的“综
合与实践”,恰恰会是“双减”可能的路径。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激发学生的
真正兴趣所在,强调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
课程的沟通,以及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的学习。
综合性学习的项目化作业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围绕“实践、阅读、写作三
个主题领域,以“实践”为主线,以“阅读”“写作”为双翼,三条轴交融推进,进入“私人订
制模式”,合理制学习模块,利用网络开展自适应学习和活动反馈评价,弥补了“学”
与“用”割裂的教育学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而语文教
学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对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形成至关重要。教材从三年
级独立编写“传统文化”综合性学习,使得“中华传统节口主题实践贯穿整个单元。下面
笔者就以“传统节日”为例来谈一谈综合性项目化作业的“行、知、行”模块实践。整个逻
辑体系分别安排七到八个模块开展活动,借助网络平台让孩子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提升
传统文化知识索养。
一、项目化实践,多样式宣评
综合性学习的项目化作业设计需要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形成对核心知
识和学习过程的深刻理解,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起到切实落实语文要
素、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效果。“中华传统节日综合性学习作业设计从以下三个活动层
面开展:一是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调查研究;二是亲近节日习俗,重温节日文化;三
是在体验实践中多维度创作,进行成果分享,积极宣传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组建一个小队,调查传统文化《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综合性
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小组”是综合性
学习活动开展的最基本的方式。通过自由组合小组的方式,商量出合适的活动话题,分
工合作开始配合整个活现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