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础运筹学教程(第三版)- 第一章-3 单纯形法.ppt

发布:2025-06-07约4.44千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线性规划*§1-3单纯形法一.线性规划的基本定义二.线性规划解之间的关系三.线性规划解的性质四.单纯形法引例五.单纯形法(SM)原理六.单纯形法的表算七.单纯形法的进一步讨论八.单纯形法的矩阵描述*对于标准的线性规划问题:以及其矩阵表达形式:我们首先给出几个基本的概念和定义。一.线性规划的基本定义*可行解(feasiblesolution):满足约束条件(2),(3)的解X=(x1,…,xn)T,称为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可行域(feasibleregion):全部可行解的集合称为可行域。最优解(optimalSolution):使目标函数(1)达到最大值的可行解称为最优解。*基(basis):约束方程的系数矩阵A的秩为m,且mn。设A=[BN],B是A中m?m阶矩阵,N是m×(n-m)阶矩阵,其中B是非奇异子矩阵,即|B|≠0,也就是说B是A中m个线性无关向量组,则称B是A的一个基。(问题:同一个A有多少个基?)根据A的划分,其对应的变量X也可划分为:(XB,XN)T=(x1,x2,…,xm,xm+1,…,xn)T基变量(basicvariables):不失一般性,设B是A的前m列,即B=(p1,p2,…,pm),则基B相对应的变量XB=(x1,x2,…,xm)T称为基变量;*非基变量(non-basicvariables):A中后N列所对应的变量XN=(Xm+1,…,Xn)T称为非基变量。基解(basicsolution):令所有非基变量等于零,则(x1,x2,…xm,0,…,0)T称为基解。基可行解(basicfeasiblesolution):基解可正可负,负则不可行(违背非负性约束条件)。因此,称满足所有约束条件的基解为基可行解(线性规划的基可行解对应可行域的顶点)。*可行基:对应于基可行解的基称为可行基。退化的基可行解:若某个基变量取值为零,则称之为退化的基可行解。基解的数目:最多Cmn=n!/m!(n-m)!*例题:找出下列线性规划问题的所有基本解,指出哪些是基本可行解。解:这里m=2,n=4,其可能的基解个数为:最多有6个基,及其对应的基解。*设:因为:所以,B1=(P1,P2)构成基,令x3=x4=0,得基本解X1=(-4,5.5,0,0)T*B1=(P1,P2)构成基,令x3=x4=0,得基本解:X1=(-4,5.5,0,0)T同理可得:B2=(P1,P3)构成基,令x2=x4=0,得基本解:X2=(2/5,0,11/5,0)T;B3=(P1,P4)构成基,令x2=x3=0,得基本解:X3=(-1/3,0,0,11/6)T;B4=(P2,P3)构成基,令x1=x4=0,得基本解:X4=(0,1/2,2,0)T;B5=(P2,P4)构成基,令x1=x3=0,得基本解:X5=(0,-1/2,0,2)T;B6=(P3,P4)构成基,令x1=x2=0,得基本解:X6=(0,0,1,1)T。其中:X2、X4、X6为基本可行解(称满足所有约束条件的基解为基可行解)。X2、X4、X6所对应的B2、B4和B6称为可行基。*二.线性规划解之间的关系可行解与最优解最优解一定是可行解,但可行解不一定是最优解。2.可行解与基解基解不一定是可行解,可行解也不一定是基解。3.可行解与基可行解基可行解一定是可行解,但可行解不一定是基可行解。*4基解与基可行解基可行解一定是基解,但基解不一定是基可行解。5最优解与基解最优解一定是基解,基解也不一定是最优解。6问题:最优解与基可行解?*各解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非可行解可行解基可行解基本解*三.线性规划解的性质定理1:线性规划的可行域R是一个凸集,且有有限个顶点。——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域是一个凸集。定理2:X是线性规划可行域R顶点的充要条件是X是线性规划的基本可行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