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科控制工程培养方案(3篇).docx
第1篇
一、培养目标
华中科技大学控制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控制工程人才。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2.掌握控制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基础理论知识。
3.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
5.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在控制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管理和教学等工作能力。
二、培养规格
1.学制:四年制本科。
2.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3.控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设计、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控制、自动化仪表与传感器等。
4.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5.选修课程:包括外语、计算机应用、经济管理、人文社科等。
三、课程体系
1.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大学英语、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2.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控制、自动化仪表与传感器等。
3.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嵌入式系统设计、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自动化仪表与传感器等。
4.选修课程:包括外语、计算机应用、经济管理、人文社科等。
5.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四、实践教学环节
1.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课程,使学生掌握控制工程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实习:组织学生到企业、科研院所进行实习,使学生了解控制工程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3.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学生毕业前的重要环节,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项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1.理论教学:采用课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思维能力。
2.实践教学:采用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多种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网络教学: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在线课程、远程教育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教学效果。
4.国际交流: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短期交流等,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教学。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3.完善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4.建立学生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
5.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总之,华中科技大学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控制工程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第2篇
一、培养目标
华中科技大学控制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宽广专业知识、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掌握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2.掌握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能够从事控制系统设计、分析、调试、维护等工作;
3.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水平,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和工程实践;
4.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二、培养规格
1.学制:四年制本科
2.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3.学分要求:总学分不少于160学分
4.主干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路原理、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电机与拖动、过程控制系统、嵌入式系统等。
5.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三、课程设置
1.通识教育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体育等。
2.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路原理等。
3.专业基础课程:包括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