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中化学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案2025秋[1].doc

发布:2025-06-09约5.0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1

PAGE0

课题1分子和原子

从本课题开始,学生将对微观世界有所了解。首先认识到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的存在,然后通过认识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不同变化来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本课题首先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花香、水的蒸发、糖的溶解)及品红在水中的扩散现象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接着用简单的几句话将人类对分子、原子的探索历程与现代结论联系起来。

【素养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知道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2.知道原子和分子的相同点、不同点及联系;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3.形成运用分子的观点来重新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

1.认识物质的由微观粒子构成,能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2.从宏观现象来想象微观现象,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教学难点】

1.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2.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教具准备】

1.教师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品红溶液、水、烧杯。

2.学生用具:三个相同的小烧杯、一个大烧杯、量筒、蒸馏水、酚酞溶液、浓氨水、酒精、水。

【课前预习】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其基本性质有:(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3)分子之间有间隔。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化学反应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4.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创设问题情境]带一瓶香水走进教室,请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思考下列问题:1.你们闻到香味了吗?为什么闻得到?

2.盛放在敞口容器里的水,在常温下会逐渐减少,如果受热会减少得更快,这是为什么?

3.为什么走到花园或酒店的附近,往往会闻到花或酒的香气?

4.湿衣服为什么会变干?而且夏天要干得快些?

5.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这是什么原因?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其实,这些问题在很久以前就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探究兴趣,他们经过反复的实验和探究,提出了物质都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设想。并用这一设想来解释上述问题。那么,事实是不是如此呢?这些微小粒子到底是什么呢?科学事实证明,这些微小粒子就是我们本课题将要学习的分子和原子。

二、进行新课

知识点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过渡]本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问题: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演示]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注意]品红的量一定要少。品红的扩散现象极易观察,但从放入水中到扩散均匀需时间较长。可以留一、两份让学生在课外继续观察。用温水做这个实验,时间可缩短。

[现象]品红在水中迅速扩散,但较长时间后才扩散均匀。

[提问]为什么品红能在水中扩散呢?(提示学生用科学家提出的设想来解释)

[回答]物质都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

[提问]我们用肉眼可以看见分子吗?

[课堂延伸]

微观世界与我们看到的宏观世界不同,它不是缩小了的宏观世界。但二者也有联系,我们既可以通过宏观现象感受微观粒子的相关性质;也可以运用微观粒子来解释常见的宏观现象。

[回答]不可以。

[提问]用普通的显微镜能观察到分子吗?

[回答]也不可以。

[提问]那怎么样才能看见分子呢?

[回答]必须用非常先进的科学仪器。如刚才照片中提到的扫描隧道显微镜。

[讲解]用肉眼和普通的显微镜都不能观察到分子,必须用比较先进的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可见分子是一种非常小的粒子。如果拿水分子跟乒乓球相比,就好像拿乒乓球跟地球相比一样。分子尽管很小,也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例如: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一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算)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这个数字有多大呢?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可见分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质量很小,体积很小。

[过渡]你想知道更多的有关分子的知识吗?那么,就请大家按以下建议进行实验。

[活动与探究](可用多媒体展示探究内容和步骤)已知酚酞和氨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溶于水可分别得到酚酞溶液和氨水。

①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②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③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