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共基电极放大电路.pptx

发布:2025-06-06约4.05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5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共基极放大电路p140

4.5.1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4.5.2共基极放大电路

4.5.3放大电路三种组态的比较

4.5.1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1.静态分析

共集电极电路结构如图示

该电路也称为射极输出器

4.5.1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①小信号等效电路

2.动态分析

交流通路

小信号等效电路

4.5.1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2.动态分析

②电压增益

输出回路:

输入回路:

电压增益:

其中

一般

,则电压增益接近于1,

电压跟随器

1

4.5.1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2.动态分析

③输入电阻

此时输入电阻

对比: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输入电阻:

:输入电阻大,且与负载有关

共集电极电路直流通路交流通路

共射极电路

4.5.1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④输出电阻

由电路列出方程

其中

则输出电阻

时,

输出电阻小

2.动态分析

4.5.1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共集电极电路特点:

◆电压增益小于1但接近于1,

◆输入电阻大,对电压信号源衰减小

◆输出电阻小,带负载能力强

应用:1)作多极放大电路的输入级;2)作多级大电路的输

出级;3)作多级放大电路的缓冲级.

4.5.2共基极放大电路

1.静态工作点

直流通路与射极偏置电路相同

直流通路

2.动态指标

①电压增益

输出回路:

输入回路:

交流通路

小信号等效电路

电压增益:

②输入电阻

③输出电阻

2.动态指标

小信号等效电路

以输入、输出信号的位置为判断依据:

信号由基极输入,集电极输出——共射极放大电路

信号由基极输入,发射极输出——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信号由发射极输入,集电极输出——共基极电路

01

02

03

04

1.三种组态的判别

4.5.3放大电路三种组态的比较

2.三种组态的比较

4.5.3放大电路三种组态的比较

三种组态的特点及用途

end

共基极放大电路:

03

只有电压放大作用,没有电流放大,有电流跟随作用,输入电阻小,输出电阻与集电极电阻有关。高频特性较好,常用于高频或宽频带低输入阻抗的场合,模拟集成电路中亦兼有电位移动的功能。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02

只有电流放大作用,没有电压放大,有电压跟随作用。在三种组态中,输入电阻最高,输出电阻最小,频率特性好。可用于输入级、输出级或缓冲级。

共射极放大电路:

01

电压和电流增益都大于1,输入电阻在三种组态中居中,输出电阻与集电极电阻有很大关系。适用于低频情况下,作多级放大电路的中间级。

组合放大电路

4.6.1共射—共基放大电路

4.6.2共集—共集放大电路

4.6.1共射—共基放大电路

基极分压式射极偏置电路

电压增益:

回顾:

交流通路

回顾:

共基极放大电路

4.6.1共射—共基放大电路

其中

所以

因为

因此

组合放大电路总的电压增益等于组成它的各级单管放大电路电压增益的乘积。

前一级的输出电压是后一级的输入电压,后一级的输入电阻是前一级的负载电阻RL。

电压增益

2

4.6.1共射—共基放大电路

输入电阻

Ri=

=Rb||rbe1=Rb1||Rb2||rbe1

输出电阻

RoRc2

4.6.2共集—共集放大电路

T1、T2构成复合管,可等效为一个NPN管

原理图(b)交流通路

4.6.2共集—共集放大电路

1.复合管的主要特性

两只NPN型BJT组成的复合管

两只PNP型BJT组成的复合管

rbe=rbe1+(1+1)rbe2

NPN与PNP型BJT组成的复合管

rbe=rbe1

PNP与NPN型BJT组成的复合管

4.6.2共集—共集放大电路

2.共集共集放大电路的Av、Ri、Ro

式中

≈12

rbe=rbe1+(1+1)rbe2

RL=Re||RL

Ri=Rb||[rbe+(1+)RL]

4.7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p154

4.7.1单时间常数RC电路的频率响应

4.7.2BJT的高频小信号模型及频率参数

4.7.3单级共射极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4.7.4单级共集电极和共基极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

4.7.5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研究放大电路的动态指标(主要是增益)随信号频率变化时的响应。

4.7.1单时间常数RC电路的频率响应

1.RC低通电路的频率响应

(电路理论中的稳态分析)

RC电路的电压增益(传递函数):

令:

其中

电压增益的幅值(模)

(幅频响应)

电压增益的相角

(相频响应)

①增益频率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