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材料》教案.doc

发布:2025-06-08约4.88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材料》教案

本课题与前两课题的内容联系不大,但学习方法类同,所以学生在学习本课题时也应以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为主要学习方法。本课题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合成材料两部分。第一部分有机化合物中的探究,让学生填写一些物质的化学式、组成元素和相对分子质量,然后通过比较、分析、讨论的方法自己归纳出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组成元素有什么不同,从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比较引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同时教材从有机化合物中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的不同说明了有机物的数目异常庞大。

第二部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主要介绍了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以及一些新型有机合成材料。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以及材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教材还从结构与性质的密切关系的角度介绍了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并且通过实验验证了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的性质差异,以及用图片列举了它们的不同用途。此外,教材还通过比较说明了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的不同性能。合成材料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也带来了环境问题,教材用图表和文字介绍了治理“白色污染”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合成材料的发展前景,使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立足教材、立足学生实际,运用现代教学媒介,通过具体、直观材料,调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注重学生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提高,在合作中成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机物的概念,能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

(2)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填表和讨论,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科学的方法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有机物,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用途。

【教学难点】

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导入新课】

指导学生填写教材P102的“探究”中的表格;并利用多媒体投影学生回答的答案,引导学生根据表格内容进行比较和讨论。

【学生活动】

认真填写表格中有关化合物的化学式、组成元素、相对分子的质量,并进行比较和讨论,得出讨论(1)的结论:这些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讨论(2)的结论:甲烷、乙醇、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而淀粉和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

【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02~P103,并依次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分哪两大类?它们有什么区别?

2.C、CO、CO2、CaCO3等是有机物吗?为什么?

3.为什么有机物的数目异常庞大?

【交流回答】

1.有机物和无机物,主要区别是看组成上是否含碳元素。

2.不是有机物,因为C是单质,其余化合物具有无机物的特点。

3.由于有机物中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不同,所以形成了数目庞大的有机物,并且有机物结构不同,性质也就不同。

【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03,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2.有机高分子材料如何分类?

【交流回答】

1.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就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2.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叫有机物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并知道有机合成材料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对我们都很重要。

【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有机物和无机物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教师应让学生课前找出生活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并对它们进行比较,培养学生发现、观察、分析的能力和习惯。同时教师引入高分子材料的例子,让学生对高分子材料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课后知能演练

基础巩固

1.(重庆中考)能源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风能 B.氢能

C.石油 D.潮汐能

2.(河南中考)建设美丽家园需要天蓝、地绿、水清。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B.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C.露天焚烧树叶、塑料袋 D.将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3.(黑龙江大庆中考)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棉花属于合成纤维

B.葡萄糖可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

C.水泥、玻璃等化工产品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D.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

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认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是十分必要的。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用灼烧法鉴别纤维,烧纯羊毛线时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

B.用稀硫酸除铁锈时,铁锈逐渐溶解,同时溶液变为浅绿色

C.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

D.铁丝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