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技术规范》编制说明.docx

发布:2025-06-03约1.21万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随着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信息化管理技术已成为提升施工效率、保障项目质量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各地智慧工地、BIM技术应用等试点项目逐步铺开。然而,行业信息化发展仍面临系统性挑战:技术应用呈碎片化,缺乏统一标准导致系统兼容性差,数据孤岛现象普遍;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隐私泄露和网络攻击风险突出;从业人员数字化能力参差不齐,传统管理模式与现代技术融合滞后,制约了全流程协同效率。这些问题暴露出行业信息化进程中的深层次矛盾,亟需通过标准化建设寻求突破。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技术规范》的制定具有多重战略意义。其一,通过构建覆盖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的全链条标准,推动跨平台信息共享,消除技术壁垒,为智能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其二,标准化管理可强化施工过程的可视化管控,实现质量追溯与风险预警的数字化升级,有效提升工程安全水平。其三,规范化的技术框架有助于引导企业优化资源配置,降低重复建设成本,加速绿色建造技术落地。更重要的是,该标准将助推建筑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培育行业新质生产力,为智慧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注入动能,彰显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转型的示范价值。

(二)编制过程

为使本标准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市场管理工作中起到规

—2—

范信息化管理作用,标准起草工作组力求科学性、可操作性,以科学、谨慎的态度,在对我国现有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市场相关管理服务体系文件、模式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充分验证资料、反复讨论研究和修改,最终确定了本标准的主要内容。

标准起草工作组在标准起草期间主要开展工作情况如下:

1、项目立项及理论研究阶段

标准起草组成立伊始就对国内外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相关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同时广泛搜集相关标准和国外技术资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资料查证工作,确定了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市场标准化管理中现存问题,结合现有产品实际应用经验,为标准起草奠定了基础。

标准起草组进一步研究了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需要具备的特殊条件,明确了技术要求和指标,为标准的具体起草指明了方向。

2、标准起草阶段

在理论研究基础上,起草组在标准编制过程中充分借鉴已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基于我国市场行情,经过数次修订,形成了《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技术规范》标准草案。

3、标准征求意见阶段

形成标准草案之后,起草组召开了多次专家研讨会,从标准框架、标准起草等角度广泛征求多方意见,从理论完善和实践应用多方面提升标准的适用性和实用性。经过理论研究和方法验证,起草组形成了《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三)主要起草单位及起草人所做的工作

1、主要起草单位

—3—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浙江中岩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的专家成立了规范起草小组,开展标准的编制工作。浙江中岩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专注于建设工程技术服务和检测,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业务涵盖岩土工程、材料检测等领域,拥有CMA、CNAS等资质,为政府、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支持,致力于工程安全与质量保障。作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技术规范》的牵头单位,公司为标准制定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支持。

经工作组的不懈努力,在2025年5月,完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的编写工作。

2、起草人所做工作

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在广泛调研、查阅和研究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基础之上,形成本标准草案稿。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一)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依据相关行业标准,标准编制遵循“前瞻性、实用性、统一性、规范性”的原则,注重标准的可操作性,本标准严格按照《标准化工作指南》和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进行编制。标准文本的编排采用中国标准编写模板TCS2009版进行排版,确保标准文本的规范性。

(二)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报批稿包括8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技术应用要求、数据与信息安全、系统实施与验

—4—

收。

本文件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070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安全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