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干部人事管理制度.docx
国企干部人事管理制度
总则
目的
为了建立科学规范的国企干部人事管理制度,选拔德才兼备、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干部素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国企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国企名称]及其下属各单位的干部人事管理工作。
基本原则
1.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组织路线,确保干部人事工作正确方向。
2.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选拔任用干部注重品德修养、工作能力和业绩表现。
3.群众公认原则: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群众满意度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4.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通过民主推荐、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方式,选拔优秀干部。
5.依法依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开展干部人事管理工作。
干部选拔任用
选拔任用条件
1.基本条件
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能够胜任本职工作。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清正廉洁,团结协作,勤奋敬业。
具有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2.资格条件
提任副科级以上领导职务,一般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一般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提任副科级以上领导职务,应当在现职岗位工作[X]年以上。
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应当在现职岗位工作[X]年以上。
特殊岗位和专业性较强的岗位,根据工作需要可以适当放宽资格条件。
选拔任用程序
1.动议:根据工作需要和领导班子建设实际,提出启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意见。
2.民主推荐:采取会议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推荐干部人选。
3.考察:对确定的考察对象进行全面考察,包括德、能、勤、绩、廉等方面。
4.讨论决定:党委(党组)集体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
5.任职:对决定任用的干部进行任职前公示和任职谈话,办理任职手续。
选拔任用方式
1.公开选拔:面向社会公开选拔领导干部。
2.竞争上岗:在本单位内部通过竞争方式选拔领导干部。
3.委任制:由党委(党组)直接委任领导干部。
4.聘任制:对专业性较强的岗位实行聘任制。
干部考核评价
考核评价原则
1.全面考核原则:对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进行全面考核。
2.注重实绩原则:以工作业绩为重点,考核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成效。
3.客观公正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
4.群众参与原则: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
考核评价内容
1.德:主要考核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
2.能:主要考核工作能力、业务水平、领导能力、创新能力。
3.勤:主要考核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纪律。
4.绩:主要考核工作业绩、工作成效、工作贡献。
5.廉:主要考核廉洁自律情况。
考核评价方式
1.年度考核:每年对干部进行一次年度考核。
2.任期考核:在干部任期届满时进行任期考核。
3.专项考核:根据工作需要,对干部进行专项考核。
4.日常考核:通过日常工作记录、群众评价等方式,对干部进行日常考核。
考核评价结果运用
1.与干部任用挂钩: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职务晋升、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
2.与干部培训挂钩:根据考核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对干部进行培训。
3.与干部激励约束挂钩:对考核评价优秀的干部给予表彰奖励,对考核评价不称职的干部进行诫勉谈话、调整岗位或免职。
干部教育培训
培训目标
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培训内容
1.政治理论培训: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理论等方面的培训。
2.业务知识培训:根据干部岗位需求,开展业务知识培训。
3.领导能力培训:提高干部的领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等。
4.综合素质培训:开展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培训。
培训方式
1.集中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对干部进行集中培训。
2.在线学习: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学习。
3.实践锻炼:选派干部到基层、企业、项目等一线进行实践锻炼。
4.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
培训管理
1.制定培训计划:根据干部队伍建设需要,制定年度培训计划。
2.建立培训档案:记录干部参加培训的情况。
3.加强培训考核:对干部参加培训的情况进行考核。
4.保障培训经费:合理安排培训经费,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干部交流与回避
干部交流
1.交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