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原则和方法.pptx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原则和方法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师资、校内外实训基地等教学条件建设的前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因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性
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一)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文件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2、《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3、《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4、《关于进一步提高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粤教高〔2007〕102号)5、领导讲话精神以及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周济部长、张尧学司长等领导的相关讲话精神以及国内外关于职教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这些文件精神和要求只有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才能使之落到实处。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加强实践能力培养;贯彻产学结合思想;从实际出发,办出特色。(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高[2000]2号附件)(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养目标定位要准确高职一方面要与中职有区别(高等教育属性),另一方面要与普通高等本科教育相区别(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征)。“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16号文)一方面使学生具备就业岗位(群)的技术能力(技能)与职业素质,另一方面使学生具备职业发展与迁移所必需的某一专业技术领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并尽可能在人文素质、思维方法及终身学习能力等方面打好一定的基础。05如果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整个培养方案就会出现原则性错误。
3241注重社会调查,加强校企合作。有条件最好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召开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会。一方面,教师要走出校门,广泛开展社会调查,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的素质、知识、能力的要求。另一方面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培养方案的制订,共同合作开发课程。
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抓住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保证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三种模式:1、学科系统化与学习理论导向课程开发“普教改良型”学科课程模式。是目前的主流模式。重视文化基础教育,逻辑性强。更关注学生认知能力、一般行动能力和个性的发展。2、职业相关的课程开发CBE/DACUM课程、MES课程、双元制等。以能力为基础取代了以知识为基础。把能力看作一系列孤立行为的职业分析方式,无法满足职业教育对全面提高素质和就业灵活性的要求。3、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项目课程。在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必须与整体化的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除专业能力之外,劳动者在关键能力和个性特征方面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重要。职业教育必须针对“解决综合性实际问题”进行学习,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
课程改革的思路:以职业生涯为目标重视与学生终身职业生涯发展密切相关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关注学生毅力、自信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精神、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不断学习、不断发展的愿望的培养。123654注重职业情境中实践智慧的培养,开发学生在复杂的工作关系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能力。要按照工作的相关性,而不是知识的相关性来确定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为基础
尽量早地让学生进入工作实践过程,促进他们从学习者到工作者角色的转换,以形成学生自我负责的学习态度,并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建构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06按照工作过程中活动与知识的关系来设计课程,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主线地位,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择知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培养学生关注工作任务完成,而不是